第420章 蜀滇风云(2 / 2)

很快,主力部队就放心地进入了峡谷。士兵们也是疲惫不堪,以往严整的队列早就没有了,士兵们一个个热得撸起了袖子,不少人摘下帽子当扇子,驱赶四周飞来的蚊虫。

孙德胜也累得够呛,站在队伍中间,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不断地给部下鼓劲儿:“兄弟们,再加把劲,过了这磨盘山,就是昆明!到时候,咱们就是头功!进了城陛下不吝赏赐,每人最少官升一级!”

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山谷的寂静。

“杀!”

随着李定国一声令下,悬崖两侧的伏兵瞬间杀出,滚石、擂木倾泻而下,将谷口和谷尾死死堵住。滇军士兵们手持长刀、弓箭,借着地形优势,从高处往下冲,喊杀声震天动地。滚石砸在士兵身上,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擂木横扫而过,瞬间就将几个士兵砸倒在地。

孙德胜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快散开!开火!迫击炮开火,轰击两侧悬崖!”

可山谷狭窄,士兵们根本无法散开,只能挤在中间,成了滇军的活靶子。弓箭如雨点般落下,刺穿士兵们的铠甲,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举起步枪,就已倒地身亡。迫击炮手匆忙架设炮架,可没等瞄准,就被滇军的滚石砸中,火炮翻倒,一个断了腿的炮手抱着腿惨叫。

“跟我冲出去!”孙德胜拔出枪,亲自率军向谷口突围。他身先士卒,连开数枪击毙了三名冲上来的滇军士兵,可刚冲到谷口,就被一支冷箭射中左肩。剧痛传来,他咬牙坚持,扔掉已经打光子弹的左轮手枪,挥刀劈开迎面而来的一杆长矛突刺。可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滇军如同潮水般涌来。

一名滇军千总认出了孙德胜,高声喊道:“那是孙德胜!快,活捉孙德胜!赏黄金百两!”

滇军士兵们顿时红了眼,纷纷朝着孙德胜扑来。孙德胜挥舞着佩刀,左劈右砍,又斩杀了两名士兵,可身上又添了好几处伤口,鲜血浸透了山纹甲。

他看着身边仅剩的百余士兵,知道突围无望,怒吼一声,朝着滇军最密集的地方冲去,却被数支长矛同时刺穿了胸膛。

“司令!”亲兵们哭喊着冲上来,却也很快被滇军淹没。

这场伏击战持续了整整半日,山谷中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溪流。孙德胜的步兵团全军覆没。据大中战后统计,此战大中勇士战死四百三十三人,重伤两百零七人(后因伤势过重死亡一百二十一人),被俘三百五十九人,仅余六百余人拼死突围而出,却也大多带伤,武器丢失殆尽。而李定国的部队也付出了伤亡两千余人的代价。

磨盘山惨败的消息传到京师,太和殿内一片死寂。李明看着急报,脸色铁青,猛地将案上的茶杯扫落在地:“贪功冒进!自取灭亡!”

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李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孙德胜之死,固然是他咎由自取,但根源在于各部指挥混乱,互不统属!王铁牛的西北战区与孙德胜的西南战区,虽同属南征大军,却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调度,才给了李定国可乘之机!”

首辅钱守庸出列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全国仅剩云南未平,其余各省皆已光复,各战区的使命已然完成。不如撤销各战区,仅保留西南战区,统一调度兵力,方能避免此类惨剧再次发生。”

李明颔首,目光变得坚定:“准奏。传朕旨意——”

“其一,撤销东北、西北、中原、北京警备区,各战区部队回归原驻地,配合地方官府清剿残余寇匪,维护地方治安,协助恢复生产。”

“其二,保留西南战区,任命原西北战区司令王铁牛为西南战区司令,总揽滇黔川战事,统一调度所有南下及西进兵力,原西北战区三万兵力与西南战区剩余一万七千兵力合并组建,总兵力四万七千,补充粮草军械,全力南征云南。”

“其三,原西南战区第五师师长孙德胜战死,着令原中原战区副司令陈永福接任第五师师长,即刻率部赶赴西南,归王铁牛节制。”

旨意一下,中枢调度立刻顺畅起来。王铁牛接管西南战区后,先是整合了川蜀、贵州的兵力,补充了粮草和军械,又吸取了孙德胜的教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他令陈永福的第五师沿滇黔一带稳步推进,扫清沿途的滇军据点,修建粮道;自己则亲率骑兵师和第一师部分兵力,从川南出发,直逼滇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云南境内,李定国的磨盘山大捷虽暂时缓解了危机,却也激化了永历朝廷的内部矛盾。朱由榔见李定国立下大功,心中燃起一丝摆脱孙可望控制的希望,暗中派人联络李定国,许以“招讨大元帅”之职;孙可望则对李定国的战功妒火中烧,不仅扣押了给李定国部队的粮草军械,还暗中安插眼线,监视其一举一动,甚至密令心腹部队向滇东移动,提防李定国回师昆明。

李定国在前线浴血奋战,既要面对大中军的强大攻势,又要提防后方孙可望的算计,疲于奔命。

大中军调整后很快就发起了稳扎稳打的进攻。

永历小朝廷很快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滇北的昭通、曲靖相继失守,滇东的安顺、兴义也被陈永福的部队攻克,永历朝廷的地盘越来越小。

就在此时,一封由大中朝太上皇朱华奎署名的公开信,通过信使送到了昆明宫城。朱华奎在信中言辞恳切,以朱家血脉相连为由,劝朱由榔认清时势:“如今华夏已定,四海归心,燕云、川蜀、中原皆已光复,唯云南一隅未靖。朕与陛下同为太祖高皇帝后裔,不忍见宗室相残,百姓流离失所。若陛下能幡然醒悟,献城归降,朕愿以太上皇之尊担保,封陛下为‘晋王’,赐封地万亩,金银万两,安享天年。若执迷不悟,待大军破城,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这封信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昆明宫城的死水之中。朱由榔捧着信,泪水纵横,投降便能保命,还能得个王爷之位,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梦想;而不投降,大中军的部队已兵临城下,昆明城破只是时间问题。可是投降与否不是自己这个傀儡所能决定的!

孙可望此时对于大势看得明白,再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趁此机会谈个好价钱投降是最好的结局。

但李定国却坚决反对投降,孙可望派去的给远在曲靖的李定国传令的使者当天就被骂了回来。李定国怒斥孙可望“卖国求荣”,力主与大中朝死战到底。孙可望怒气勃发,却畏惧李定国战神的威名,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