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10.8 番茄原创
科长老李是办公室里的“定海神针”,话虽不多,却总在细微处让人觉得踏实。科室不忙时,他从不会刻意要求大家端坐在工位上,只要手头活儿干得漂亮、不出纰漏,偶尔和同事轻声闲聊两句,或是悄悄浏览会儿网页,打打游戏,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在路过时轻声提醒一句:
“悠着点,别让其他科室的过来瞅见。” 那语气不是批评,更像老大哥的贴心叮嘱,让办公室的节奏始终松快又有序。
最让小美记在心里的,是送别黎远山那天。她本没打算声张,却没想到老李提前跟全科人打了招呼,带着同事们一起赶了过来。人群里,老李没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走到她身边,把一个信封塞到她手里,低声说:
“这是咱科室的一点心意,你拿着,有需要别客气。” 后来小美才知道,那一千块钱是从科室本就不多的活动经费里匀出来的,这份藏在沉默里的惦记,比任何安慰的话都让她暖心。
等小美处理完后事回到科室,更体会到了老李和同事们的“默契”。没人在她面前提黎远山的名字,没人追问她家里的事,甚至连以往偶尔聊起的“家里人”话题,大家也会悄悄绕开。
但每当她对着电脑发呆、赶上老梁去茶水间打水时,总会提醒要不要帮她打杯热水,副科长也会附和提醒她,别总坐着,起来活动活动。
同事们那些没说出口的关心,都藏在递过来的文件里、温热的水杯里,悄悄帮她撑起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新年过后,小美总算不像年底那么忙碌了,每天早上八点半,她会提前十分钟到单位,擦干净办公桌,泡上一杯温热的枸杞茶,然后开始处理文件收发、会议通知这些熟悉的工作。
工作间隙一有空,小美就会点开单位内网的“职工园地”板块。虽然不是写的长篇大论,只敲几段生活里的碎碎念——有时是早上搭公交时看到的人和事,有时是处理工作时突然冒出的一点小感悟,文字直白又带着烟火气,像在跟老朋友唠家常。
每次发出后,要是收到网友的点赞,她心里就会泛起一阵小成就感——原来自己的日常小事,也能被别人留意到。偶尔还会有网友在评论区跟她互动,聊天,大家都是系统内的人,话题贴近又没有隔阂,轻松的聊天氛围,成了她工作中难得的小调剂。
中午的食堂是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刻。单位食堂的菜总比小美自己在家做的丰富,荤素搭配着摆了好几样,只是口味偏咸偏油,和她习惯的清淡不太合,但比起点外卖,热乎的饭菜总归更舒服。
午休时间不长,小美会从抽屉里拿出那副旧耳机,要么放首经典老歌,要么选段班得瑞的轻音乐,然后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胳膊上,伴着舒缓的旋律,哪怕只迷糊十来分钟,下午处理文件或整理报表时也能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