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霏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早在清平县时,她就有把这戏推向民间的想法,可架不住琐事缠身,一直马不停蹄地忙活,这出戏便只在碧水阁内演出。
好在坊间也慢慢流传开了,尤其是清平县一带,经姜家村的娘子们口口相传,知道的人着实不少。
那些疼女儿的人家,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早婚的念头。
可京城、青州城还有江南等地,碧水阁接待的多是高官富商的家眷,门第之见在这些人中尤为明显,这戏自然没能传到平民百姓中间。
如今有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牵头,这事定能事半功倍!
长庆大街上紧锣密鼓搭建戏台的时候,芳霏放下手头的一摊子事,亲自盯着碧水阁的演员们排练 —— 今日这出戏,正是这么赶出来的。
“哐哐哐 ——” 三声铜锣响过,演员们缓缓走上戏台。
长条凳上早已坐满了赶来看戏的百姓,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盯着高高的戏台,生怕错过了半点情节。
这场义演,说白了就是让百姓们弄明白,为啥女子不能早婚早育,让他们心里恍然一句 “原来是这样”。
戏里也特意说透了:并非过了十八岁生育就没了风险,生孩子本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
疼女儿的人家,自然把这话听进了心里;可那些想早早拿女儿彩礼钱的,也真就只当看了出热闹戏,左耳进右耳出。
要想真杜绝这类悲剧,终究还得靠律法撑腰。
好在前朝有张首辅牵头,后宫有皇后娘娘推动,这事办得极快 —— 不过十日,一条 “女子年满十八岁方可成婚” 的律令,就从京城传遍了夏国的大江南北。
有碧水阁的义演四处宣传,再加上律法兜底,短短两年时间,女子十八岁成婚就不再是新鲜事,彻底变成了百姓们习以为常的规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这边,碧水阁一月一次的拍卖会如期开场。
这次的重头戏,是延续了上次的内衣展 —— 上回还是借着对面珍宝坊模特展示的势头顺水推舟,这回芳霏可是做足了准备。
她借鉴现代维密秀的巧思,特意设计了以祥瑞丹顶鹤为主题的展示,那新颖别致的创意,哪是古代人能招架得住的?
内衣展刚一落幕,订单就如雪片般飞来,应接不暇。
芳霏盯着厚厚一沓订单,嘴角都快笑僵了。
有了这次的成功,往后各类祥瑞花鸟、四季名花,不都能拿来做主题?
换季时再办个季节色彩展,想想就热闹。
不光是内衣,外衫、箱包、首饰,不都能这么玩?
芳霏正美滋滋地盘算时,姜家村的水稻秧苗也都插满了田地。
如意带着一众学子,把从大伯母娘家买来的草鱼苗,仔细放进自家的试验田。
她一边放苗,一边讲解稻田养鱼的注意事项。
大徒弟李吏最是好学,掏出随身小本本,把要点一一记下。
一同融入姜家村生活的赵元秋,既是他的 “竞争对手”,学起东西来也半点不含糊,连忙追问:“小师父,为啥偏选草鱼苗呀?”
“草鱼耐浅水,最适配稻田环境。” 如意解释道,“不过田里水深也得注意,得保持三寸到四寸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