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五年的洛阳贡院,与往年相比透着截然不同的氛围。
以往考生们埋头背诵经义的场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持算筹、在草稿纸上演算公式的专注身影。
为破解算科人才紧缺的困局,本届春闱进行了颠覆性改革。
考试分为“策论”与“算科”两科,算科成绩占比从往年的两成提升至五成,且新增实操考核环节,将战后治理的实际需求直接纳入考试内容。
实操考核的三道题目,均源自户部、工部的真实案例。
第一道土地丈量,给出一块包含矩形、三角形、梯形的不规则田亩图纸,要求考生计算总面积。
第二道工程预算,提供某段堤坝的长度、高度、宽度数据,需核算土方量、所需人力及物料用量。
第三道税金核算,列出某县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产值数据与对应税率,要求计算季度税金总额。
这些题目不仅考验考生的算学功底,更考察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治理的能力。
为确保选拔公平,吏部从翰林院抽调十余名精通《九章算术》《缀术》的编修组成考官团队,还邀请户部主事、工部郎中担任顾问,避免题目脱离实际。
考试当天,贡院内鸦雀无声,只有算筹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毛笔书写的沙沙声。
工程预算环节,他不仅算出基础土方量,还考虑到雨季施工需增加的排水人力与砖石损耗,给出的预算方案比标准答案更贴合实际。
税金核算时,他准确区分了农业税的实物税与工商业税的货币税,避免了重复计税的漏洞。
考官们对郭守敬的答卷赞不绝口,一致将其列为算科榜首。
本届春闱共录取三百名进士,其中算科成绩优异者达一百八十余人,占比超六成。
这些新科进士未按惯例进入翰林院长期见习,而是在接受半个月的治理实务培训后,便被紧急派往各地。
善于算土地面积的奔赴草原八旗,负责伊丽河牧场的粮草统计与分配。
擅长工程核算的进士被派往江南,解决苏州府便民河工程的物料短缺问题。
精通税金计算的则前往西域,协助制定合理的赋税政策。
新科算科进士的到来,迅速缓解了各地的治理困境。
当这些进士抵达草原八旗后,发现伊丽河牧场此前的粮草统计存在严重错误。
前任官吏仅按牛羊数量估算饲料需求,未考虑不同季节的食量差异与储备损耗,导致牧场干草储备缺口达三成。
先按牛、羊、马的数量分类,结合季节系数计算日均食量,再预留百分之十五的青储损耗量,最终得出精准的储备需求。
这些进士还设计了粮草收支台账,要求牧场每日记录消耗与补充量,确保供需平衡。
仅用十日,便解决了困扰牧场半月的粮草调配问题,保障了驻军的物资供应。
在江南常州府等四州,算科进士们接手便民河工程后,首先重新核算物料用量。
这些进士们不仅修正了数据,还根据河道地质情况,建议将部分砖石改为当地盛产的青石,既降低运输成本,又提高堤坝抗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