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淄川鏖战(2 / 2)

谢迁点了点头,随即指着下首的一个义军将领说道:“张顺,本帅命你今夜趁清军尚未合围之际,率本部八百人向西边山区突围。你部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榆园军并为淄川的义军弟兄们请来援兵!”

头戴白毡帽的张顺登时抱拳起身道:“末将领命。”

......

淄川城高池深,地处群山与平原交界处,恰合谢迁“据山控野”的战术构想,就在义军紧锣密鼓的布置防务、构筑工事时,临淄城外绿旗飘飘,满清三省总督马光辉亲率山东绿营一万二千余人和万余河南乡勇进逼淄川。

马光辉乃是辽东汉军出身,素来崇尚火炮,这次督师来攻淄川,更是带来了三十门红衣大炮。

他虽然称谢迁为“山东第一巨寇”,但却对眼前这群泥腿子很是看不上眼,一来便令清军炮兵轰击义军所据工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这群乌合之众在炮火下死伤惨重的情景。

在清军三十门红衣大炮的轰击下,淄川城外白雾缭绕,待烟雾散尽,可见西城上有不少城墙砖石被炮弹砸的坑坑洼洼,但也就止步于此了,因为义军早已用松木牛皮做成“护城木栅”,来抵挡弹火对城墙和义军将士们的伤害。

马光辉见此,心下略有讶异,他随即令河南乡勇携带土石、木材,前去填城下的护城河。

这些乡勇兵们扛着土包、抬着木材冲至护城河边,却遇到护城河前边隐藏的枣木橛袭击,加之城头义军弩箭齐发,乡勇死伤无数。

马光辉气结,急令火炮再轰,火炮轰完后,又令弓弩万箭齐发。

义军也毫不示弱,用城头上的床子弩、虎蹲炮、弓箭等远程武器反击清军,双方打得是有来有回,好不热闹。

第三日夜,清军火船顺河而下,欲焚北门,义军反掘河道截流,将火船拽向敌营,城南火把晃动如援军压境,清军阵脚大乱。

第十日,清军暗挖地道,义军以“听瓮”察觉,掘反地道灌水、放烟,义军副帅丁可泽亲持麻扎刀在地底白刃相搏,七条地道皆成敌尸窟。

在长时间、高烈度的攻防战中,手持大刀长矛、缺甲少药的三万义军将士死伤过半......但从尸山血海中活下来的义军将士们,也逐渐蜕变成精锐老卒。

第十七日清军改调“神威将军炮”猛轰西墙,城墙一段崩塌,山东绿营副将郭士衡率“铁头营”蜂拥而入。义军“大元帅”谢迁率“铁枪队”封堵缺口,枪淬乌头毒,中者立毙;其子谢之遴斧砍云梯,被鸟铳击中面门,血洒城头,仍高呼杀鞑。

在付出了两千余人的惨重伤亡下,谢迁终于成功将郭士衡所部清军赶出了城外,并于当夜组织了城内百姓对这段塌墙进行了临时补修。

淄川十七日血战,清军死伤八千余人,却仍止步城下,让总督马光辉自感面上无光,他气急败坏的用马鞭将郭士衡等以下五十几员将领,抽打了个遍。

一通发泄过后,马光辉方才稍作冷静,他知道眼前的贼匪虽然还在坚守着城池,但已然是强弩之末了。既然如此,不如将守卫黄河渡口的河南参将王进宝所部和河北副将李际遇所部,全部调集过来,给贼匪致命一击。

“左右,传本督帅令......”

就在清营调兵遣将之际,义军“大元帅”府内,谢迁、丁可泽等一众义军将领们,也在谋划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