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玄门镇水(1 / 2)

凯恩斯指尖的幽蓝光芒尚未完全敛去,像两簇淬了寒的鬼火,在城南旧巷潮湿的空气里明明灭灭。晚风卷着巷口早点铺残留的油条香气,混着老樟树腐败落叶的霉味,掠过他熨帖的黑色风衣下摆,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褶皱。他微微垂眸,看着指尖那抹幽蓝缓缓渗入掌心纹路,唇角勾起一抹近乎残忍的笑意——冥河之力果然名不虚传,不过片刻,那栋老楼里的小家伙,魂魄怕是已经被染透了。

巷口老樟树的浓荫如墨,将半个巷子都罩在阴影里。树桠间缠着几缕晾晒的旧衣,风一吹,布料摩挲着发出细碎的声响,混在此起彼伏的蝉鸣中,倒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灰衣老人就坐在树下的青石板上,身下垫着一块磨得发亮的粗布毡垫。他看着约莫七旬年纪,头发花白得像撒了层霜,梳得整整齐齐贴在脑后,额前几道深壑般的皱纹里嵌着些许尘土,像是常年在外奔波的样子。身上的灰布短褂洗得有些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浆洗得干干净净,透着一股利落劲儿。

老人手里摇着一把蒲扇,扇面是常见的竹骨油纸,上面印着早已模糊的八仙过海图,边缘处还破了个小口子。他扇动的节奏原本舒缓平稳,每一下都带着岁月沉淀的悠然,扇风拂过面颊,能驱散几分夏夜的闷热。可就在凯恩斯指尖幽蓝光芒晃动的刹那,老人摇扇的动作忽然顿了顿。

那停顿极短,不过眨眼间,若不是有心人刻意留意,根本察觉不到。但下一秒,他扇柄轻叩掌心的节奏骤然变了。“笃、笃、笃——笃、笃”,三长两短的轻响沉闷而清晰,像是啄木鸟在啄击树干,又像是石子落在空陶罐上。这声响不高,恰好能盖过蝉鸣的聒噪,又不至于引人注目,混在夏夜里的各种声响中,像一滴水珠落进深潭,悄无声息地漾开圈圈涟漪。

这是玄门内部专属的“示警”暗号,三长两短代表“邪祟现,需戒备”,只有守阵的核心弟子才能分辨。老人叩击的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传递了讯息,又不会让外人看出端倪。他眼皮垂着,遮住了眼底的神色,仿佛只是扇累了,下意识地用扇柄敲敲掌心歇气,唯有微微绷紧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凝重。

蝉鸣声依旧聒噪,巷子里偶尔有晚归的行人匆匆走过,脚步声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声响,又渐渐远去。老人的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脚边的杂草上,实则眼角的余光早已锁定了凯恩斯的方向,以及他身后那栋爬满青苔的老楼——林墨就在三楼的房间里。

忽然,老人袖口微微滑落,露出一截枯瘦却结实的手腕。腕上缠着一串桃木珠子,一共八颗,每一颗都磨得油光锃亮,泛着温润的红褐色光泽,显然是常年佩戴摩挲的缘故。珠子大小均匀,表面刻着简单的云纹,纹路深处嵌着些许包浆,显得古朴而厚重。

就在袖口滑落的瞬间,那串桃木珠子忽然轻轻震颤起来,幅度不大,却异常清晰,像是有什么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沙沙”的细微声响,与扇柄叩击掌心的余韵交织在一起。老人心中一凛,目光落在其中一颗珠子上——那是唯一一颗刻着字迹的珠子,“玄都”二字用篆书刻就,笔画纤细却力道十足,此刻,这颗珠子的表面竟缓缓浮现出一层极淡的黑气。

那黑气像是从珠子内部渗出来的,薄如蝉翼,若有若无,在桃木珠的红褐色背景下,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老人指尖轻轻抚过那颗珠子,指尖传来一丝刺骨的寒意,与桃木本身的温润截然不同。他知道,这是冥河之气的征兆,只有沾染了冥界阴水之力的邪祟靠近,桃木珠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老人缓缓抬眼,望向林墨所在的老楼。那栋楼已经有些年头了,墙面斑驳,露出里面的红砖,窗户框是老式的木质结构,漆皮剥落,显得有些破败。三楼的窗口亮着一盏暖黄色的灯,灯光透过玻璃洒出来,在黑暗中晕开一片柔和的光晕,看起来平静而温暖。可在老人浑浊的眼底,那片光晕中却缠绕着丝丝缕缕的幽蓝气息,像毒蛇一样盘踞在窗口,不断蠕动、蔓延。

就在这时,老人眼底的浑浊骤然褪去,闪过一丝锐利如鹰隼的光芒,那光芒一闪而逝,又迅速被掩饰下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他嘴唇微动,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带着几分凝重和决断:“水行异动,带冥河气。这小家伙,怕是被盯上了。”

说完,他扇柄再次轻叩掌心,这次却是两短三长,是“已察觉,速通报”的暗号。声音依旧微弱,却准确地传向了巷子深处——那里,还有其他潜伏的玄门弟子。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玄都道院,正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道院依山而建,青砖黛瓦的殿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云雾缭绕其间,宛如仙境。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近处的松柏苍劲挺拔,枝头挂着晶莹的晨露,折射着微弱的天光。

藏于三清殿后的“命灯阁”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这座阁楼不大,通体由青石砌成,门窗都是厚重的紫檀木,上面雕刻着复杂的道家符文,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和松木清香。阁楼内部没有点灯,却并不昏暗,数百盏青铜灯盏悬浮于半空,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形成一片星河般的景象。

每一盏灯盏都古朴典雅,灯座是镂空的云纹样式,灯身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看去,竟是玄门弟子的生辰八字。灯焰或明或暗,颜色各异,有的是温暖的橘黄色,有的是清澈的淡蓝色,还有的是沉稳的暗红色,映照着旁边书架上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光影晃动,如梦似幻。

守灯道人正站在一盏长明灯前,他身着青色道袍,腰间系着黑色丝绦,头发用木簪束起,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几分肃穆。他手里拿着一把细毛刷子,正小心翼翼地拂去灯盏上的薄尘。动作轻柔缓慢,像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这些命灯,维系着每一位玄门弟子的性命,灯在人在,灯灭人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呼——”他轻轻吹了口气,将刷子上的灰尘吹落,看着灯盏恢复了原本的光泽,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这盏灯是林墨的命灯,自他五岁入道起便点燃于此,多年来一直燃烧得平稳而旺盛,橘黄色的灯焰温暖而明亮,象征着他运势顺遂,平安康健。

可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那盏长明灯的灯焰忽然猛地一沉,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按压了一下,瞬间矮了半截。紧接着,原本温暖的橘黄色火焰骤然变色,化作了青蓝色,像是燃烧的鬼火,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火焰剧烈地扭曲起来,像是被狂风撕扯,又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挣扎,同时,一缕缕黑色的烟雾从灯芯处冒了出来,缠绕在火焰周围,让那青蓝色的光芒显得愈发诡异。

守灯道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瞳孔骤然收缩。他下意识地凑近了些,鼻尖立刻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腥气,像是海水的咸腥,又带着几分腐朽的恶臭——那是冥河之水特有的气息!

更让他心惊的是,灯座上刻着的“林墨”二字,竟泛出了一层湿冷的潮气,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用手一摸,冰冷刺骨,还带着一丝黏腻的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