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停战之议(2 / 2)

不过由于五胡乱华,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如今虽然恢复不少,但是依然无法满足战争需要。

而且宋国自从刘义隆登基以来,四处征战,虽然取得很多胜利,但是对于粮草地消耗也十分巨大,同时国内也状况频出。

不仅要应对天灾,长江黄河地治理就耗费很多精力,同时世家虽然老实很多,大部分归顺朝廷,但是刘义隆知道,传承数百年的世家没那么容易彻底消失。

他敢说,如果宋国因为战争导致经济崩溃,那些世家绝对有办法颠覆刘宋政权,扶植一个听话的皇帝,同时,宋国如今大好局面将彻底葬送,而且魏国也将趁火打劫,至少相州必然不保,同时河西河东也难以守住,甚至关中也将丢失。

毕竟当初衣冠南渡,宋国的世家基本盘是江南,而关中和相州因为连年征战,世家已经极其势微。

所以,徐麟也明白,刘义隆也想暂停和魏国交战,但是如今魏国和柔然交战,他也想从中得到些什么,至少可以通过贸易,鼓动两国交战,从而削弱双方实力。

刘义隆明白,一旦攻灭魏国,宋国将直面柔然,哪怕柔然被魏国打残,以后还会有一个民族在草原崛起,那就是继柔然之后的又一个草原霸主,突厥。

所以,徐麟想的是削弱魏国和柔然,同时保证柔然对草原的掌控。

毕竟柔然称霸草原多年,已经多多少少的接受了一些中原文化,如果一个新兴的草原民族,难保不会和曾经的匈奴和鲜卑一样,觊觎中原大地。

与其和一个不熟悉的民族打交道,不如先留着柔然,毕竟宋国现在的敌人可是魏国,也是曾经纵横草原的鲜卑族的一部。

随后,徐麟道:“殿下所言不错,两国交战,百姓受难,这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然而殿下似乎忘了,是贵国率先挑起的战争。”

顿了顿,徐麟接着道:“我大宋虽然不想百姓陷入战火,但是也不会任人拿捏,这次魏国无故入侵,陛下可是龙颜震怒,曾言要发全国之兵攻魏。”

这些话虽然有吓唬拓跋崇的意思,但是宋国频繁调兵是事实,而且宋国大军已经兵临绛幕城。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毕竟柔然骑兵还在肆虐,这个时候和宋国继续打下去并不明智。

魏国已经经不起大战德消耗,国内也不稳定,拓跋晃根基尚浅,这次他想建立功业,想稳固皇权,但是他低估了宋国的态度。

正好这个时候,柔然南下,拓跋晃可以光明正大的和宋国停战,然后全力对付柔然。

相对来说,宋国更难对付,不如先对付柔然。

其实,刘义隆也是这样想的,让柔然和魏国互相削弱,这对宋国十分有利,所以徐麟也没有十分强硬的态度,而且正是通过这样的话语,向魏国传达信号,宋国想要停战,但是魏国必须付出代价。

拓跋崇也明白,想要让宋国停战,必须付出一定代价。

拓跋崇十分了解宋国皇帝,金银珠宝、美女什么的可打动不了这位,好在这次拓跋崇临行前和拓跋晃建议,以马匹、矿石以及一部分牛羊作为赔偿,促成停战。

虽然拓跋晃不太愿意,但是没办法,宋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