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停战之议(1 / 2)

二人看似在逛集市,但是拓跋崇心中所想是如何得到徐麟的帮助,毕竟现在魏国根本无法和宋国进行大规模战争,同时柔然正在袭扰魏国北境,所以,拓跋崇必须尽快和宋国达成协议,停战。

然而,徐麟总是避重就轻,一味地拓跋崇介绍宋国集市。

邺城虽然不是宋国都城,但是却也十分繁华。

刘义隆重视商业发展,朝中大臣也有不少体会到商业的好处。

尤其这些年商税可是让户部钱粮充足,其余各部向户部要钱,余澋也不像以前那样抠门,这也让其他大臣不再对余澋那么痛恨,甚至一些大臣对余澋十分客气,这可是财神爷。

如今邺城是北方重镇,仅次于长安、洛阳,同时是和魏国贸易的中转站,自然发展很快。

同时,不少柔然商人也愿意来邺城贸易,毕竟这里宋国的商品种类更多。

看到一些柔然商人,拓跋崇面露愤恨之色,如今柔然正在和魏国交战,然而柔然商人却可以来宋国,而魏国商人却被宋国驱逐。

这其实是拓跋崇不讲理了,毕竟这次两国交战可是魏国率先挑起,宋国只不过是被动防御,然而拓跋崇却忘了这一茬。

徐麟看出拓跋崇德心思,但是他依然不说破,仍然介绍邺城的繁华,这让拓跋崇有些焦急。

其实这也是徐麟故意为之,两国谈判,谁先开口就落了下风,徐麟作为宋国尚书令,同时还是刘义隆心腹重臣,首席智囊,当然知道其中道理。

拓跋崇也无可奈何,魏国局势危急,他不得不率先开口。

“宋国果然繁华,以往从商人口中听说就十分向往,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赵王殿下谬赞,陛下英明,才有如此光景啊!”

“宋皇陛下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如今两国冲突,百姓遭难,还望令君多多美言,魏国愿和宋国罢战,以还百姓安宁。”

徐麟心中冷笑,终于逼着拓跋崇将目的说出来,不过拓跋崇德理由还真让人不齿。

自古上位者多以百姓说事,但是又有几人真正将底层百姓放在眼里。

就算是刘义隆也不过是在利用民心,不过相对来说,刘义隆治下百姓幸福多了,至少不用担心温饱,官员也不会太过压迫百姓。

华夏古代百姓韧性极强,而且要求并不多,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很少有人去造反。

而刘义隆不仅让百姓不用担心温饱,还让他们有了盼头,毕竟大部分百姓手中都有余粮余钱去让生活过得更好。

这也是宋国的根本,同时这也让刘义隆打破了世家基础。

这也是宋国在对魏国的战争中屡次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