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
这里是诸王府所在,聚集了众多的宗室。
很多去海外开藩的藩王,都把宗室人员暂时放在了这里。
相比蛮荒的海外来说,京城的生活条件自然是远胜的。很多宗室来到这里就不愿离开,不想前往海外。
当地的官员也不敢强行驱逐他们,避免闹出事端。
一些人甚至要挟官府,否则他们就会去城里面喊冤。
迫于这些宗室的地位,生怕惊动皇帝的官吏,对此只能忍了。
但是在人地矛盾被定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后,这个现象发生了改变。
来自庆藩的朱议澄,就敏锐感觉到了这一点。
已经有很多闹事的宗室被抓,被强制驱逐到海外。
据说宗人府还在制定章程,规定想保留宗室身份,必须到海外去。
朝廷为了减少强制移民,决定把宗室人员,优先迁徙出去。
朱议澄对此忧心忡忡,不知该怎么办:
“朝廷要把我们赶走,这可如何是好?”
“庆藩的封地可是在冰火岛,一年有大半年都在结冰。”
“听说还会有火山喷发,那里如何住人?”
在和宗室聚会时抱怨着,朱议澄非常不愿意前往海外。
尤其是他在诸王府附近的大学城找到了工作,就更不愿意离开了。
和他聚在一起的宗室人员大多也是如此,只有个奉国中尉虚衔的他们,在朝廷开放宗禁后自己择业,有些人已经在这边生活很安稳。
现在朝廷想强行驱逐他们,这些人自然不愿。
不过也有人打算屈伏,出身韩藩的朱璟潼道:
“去海外能有封地,也没什么不好。”
“咱们都是奉国中尉,这一代出去能够封为世袭爵士,下一代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现在出海吃点苦,能为后代留个世业。”
其他人羡慕地看着他,语气艳羡地道:
“你们韩藩真是选了个好封地,有很多地方可以开垦。”
“我们就不行了,封地一块比一块差。”
“就算成了世袭爵士,在封地上也只能打猎。”
在东北开发方略出台后,临近金宁都护府的韩藩,获得了发展机会。
既然金宁那边可以开垦,临近的韩藩不可能不行。
尤其是很多地方就隔了一条河,当然可以种田。
所以,新任韩王就下了一道命令,给所有去开藩的宗室,分配一千亩河边平原的世业田。
这样就算他们的封地是山林,也有一千亩良田做世业。
很多韩藩宗室被这个政策吸引,打算前去垦荒。
现在,京城的宗室,人人羡慕韩藩。认为韩藩率先开藩,占了天大的便宜。
尤其是韩王所在北海岛,更是连藩王都羡慕。
那个岛的南边是不冻港,可以终年通航,与江南等地贸易。
这样韩藩的船队不但不需要找地方过冬,还能在冬天航运。
在江陵公国等北方藩国冬天冰封,无法售卖木材时,韩藩的木材、皮毛生意就极为兴旺。去年一个冬天,就挣了不知多少钱。
尤其是据去过的人说,那里冬天的温度和北京差不多,已经非常宜居。
就连庆王过冬,有时都留在韩藩。
可以说,朱由检立的这个榜样非常好。老韩王薨逝的影响,已经慢慢消散。
很多人不再怀疑老韩王是被因为条件恶劣病死,而是自然死亡。
韩藩的宗室也积极外出,很多人就去了北海岛。
尤其是新任韩王朱韶和老韩王的想法不一样,他虽然同样不愿把北海岛分给宗室,但是却希望韩王城尽快发展,允许他们久居、在北海岛经营产业。
分配容易开垦的河边土地,同样是按这个想法来的。把这些土地定为韩王所有,分给宗室经营。
朱璟潼就是被此吸引,打算去韩藩的封地就藩。
朱议澄羡慕地看着他,却没这个想法。
因为庆藩的封地是真的冷,比韩藩最北的地方还北。
那个地方除了打猎,看不到任何潜力。
庆王能靠卫所士兵打猎,用贩卖皮毛的钱财生活得很滋润,但是他这个普通宗室,却没那个资源。
有时候他都怨恨庆王,为何不选个好地方开藩。
这也是他和很多庆藩宗室不愿去藩国的原因,对当今庆王不满。
——
心中怀着怨气,朱议澄正想离开,忽听一位宗室说道:
“现在还有一条出路,可以不用就藩。”
“昨日朝廷开会,决定设立中书监。”
“皇上觉得要给宗室出路,允许宗室在中书监做官。”
“只要通过培训,就能去当秘书。”
这个消息颇是令人意外,在学堂做工的朱议澄道:
“什么秘书?”
“是管图书的吗?”
非常想从事这样的工作。
韩藩的朱璟潼却说道:
“这个消息我也听说了,允许宗室子弟过去。”
“但是不是做官,而是先做吏员。”
“秘书也不是管图书,而是帮主官做事,就像书吏、师爷。”
对这样的职位颇看不上,毕竟他只要就藩,就是世袭爵士,实打实的贵族。
做个书吏像什么话,而且还要伺候主官。
朱议澄听着这些人的讲解,渐渐明白了是什么事。
原来是皇帝打算用宗室加强对官员的控制,把他们派去官员身边。
毕竟宗室的忠心天然是有保障的,尤其是朝廷派遣的秘书俸禄由内廷开。
如果秘书工作做得好,将来有可能成为官员。
这也算是选拔人才的途径,把一些考不上科举的宗室人才发掘出来。
不过大部分宗室是不敢兴趣的,毕竟现在他们只要去海外,就有贵族身份。
去做书吏算什么?还要伺候主官。
不过朱议澄却不会看不上,因为他根本不打算去海外。
既然如此,做官就是最好的出路,现在他就有这个机会。
既然有了兴趣,朱议澄就仔细询问:
“秘书怎么升官吏?”
“是靠主官举荐?”
消息灵通的朱璟潼道:
“主官自己选的秘书,当然要自己举荐。”
“不过咱们宗室做秘书,肯定是中书监派过去的。”
“如何升官员要看中书监。”
又看着朱议澄道:
“怎么,你不会真想做秘书吧?”
“官职可不世袭,你的下一代还得自己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