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05章 公室和公有资产

第1005章 公室和公有资产(2 / 2)

朱由检也没料到,自己去年一年,挣了那么多钱。

在皇资委的利润统计出来之后,他就认识到这件事处置不好,会在朝野引起大风波。

去年一年,朝廷为辽东之战,花费了一千万多万军费。除了必须的粮草之外,后勤物资和装备,大部分是他登极设立的企业生产。

这些企业有的是朝廷控制,有的是私人企业。皇资委也参与其中,在朱由检的提前布置下,取得了高额收益。

单是从朝廷订单中,皇资委获得的利润就超过三十万。

比这更惊人的是银行,在产销两旺的形势下,很多以前不喜欢借贷的工商业者,去年开始尝试借贷。并且大多是短期借款,当年就还了上去,资金周转很快。

以至于皇资委统计后,发现各大银行的利润,达到了五十多万。

再加上其他零散的收入,皇资委的利润正式突破百万,和在江南征收的金花银相当。

也因为此,这个机构落入群臣眼里。

尤其是在詹事府有兼职的官员,因为可以从皇资委领分红,他们对皇资委的收益很明白。

刘宗周在领到分红后,就主动要求退回,并且劝谏皇帝,不要区别对待:

“诸葛亮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无论内廷官员还是外廷官员,都是陛下的臣子。皇上不宜只给内廷官员分红,置外廷官员而不问。”

“长此以往,外廷官员还有谁愿意尽力?”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以至于刘宗周点清楚后。朱由检顿时明白:

私下收买官员的策略行不通,反而会让一些人离心。

他问刘宗周道:

“那么先生以为,这个收益该如何分?”

刘宗周道:

“既是皇上的资产,自然应该由皇上决断。”

“不过皇上既然让微臣说,那微臣就先问一句:”

“皇资委的产业,是私产还是公产?”

朱由检此前就偷换概念,把皇室产业和公室产业,都纳入公有资产,此时理所当然地道:

“春秋战国之时,诸侯国君的家族是公室。”

“现在重启分封,封地贵族的产业,就是公室产业,自然是公有资产。”

“皇室资产,也是这个体系的一员。”

这种说法的漏洞很明显,刘宗周询问道:

“公室的资产,就是公有资产吗?”

“它是公室所有,还是天下为公的公有?”

朱由检顿时脸红了,知道把公室所有看作公有,完全是偷换概念。

没人追究还好说,如今刘宗周追问,这个问题顿时就暴露出来。

他只能道:

“朕为天子,设立皇室企业,是为了减轻民众负担。”

“自朕登极以来,可曾从外廷索要钱财?”

“这都是因为建立皇室产业。”

这个说法有点强辩,但是刘宗周却能接受:

因为当今皇帝确实没有从外廷索要财物享受,反而是外廷经常向内廷要钱。以至于内库外库分开后,有些官员还感慨无法从内廷拿钱。

他知道皇帝在这件事上有私心,但是对天下却有益,出主意道:

“按照前些时间的规定,公有股份占比一半以上的,可以称为公有制企业。”

“皇上想把皇室产业作为公有产业,臣以为可仿照这个比例划分,让朝廷占有一半比例。”

“这样就不会有人对皇产有非议,说它不是公产。”

这是一个办法,朱由检还能保住皇资委的一半所有权。

但他却不愿意,因为这样会让外廷插手皇室产业。

他是打算围绕皇资委组建皇室财团的,在未来的资本时代,维持皇室的影响力。

被外廷影响渗透了,他还怎么控制皇资委?

所以他当时对此不置可否,没有做出回应。

但是这件事不可避免有风声传出,引起朝野议论。

虽然在皇资委的管控下,没有报刊公开发表文章讨论这件事。

但是各地报社收到的稿件,却显示这件事已引起很多人注意。

甚至有臣子上疏,请求皇帝解释。

朱由检在左思右想后,决定成立皇室基金,把皇资委的一半收益投入其中,用于公益事业。

这样也算是让天下人受益,称得上公有企业。

为了获得朝野拥护,皇室基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社保基金捐款。把这笔钱投入养士,获得他们的拥戴。

然后就是科研方面,朱由检把向科学院、文思院等机构的拨款,转为从科研基金会支取。

并且成立教育基金,把以前给学堂的拨款转为捐款,并且设立奖学金,收买年轻士人。

新闻行业就更不用说了,去年草办的新闻奖,今年更加完善。

无论是赏赐的金笔,还是授予的公士,都被纳入公益开支,不再向以前那样含混。

并且成立文化基金,设立文学奖、教育奖等奖项,用于收买文人。

武人参与的武道比赛也一样,并且朱由检打算多举办武道比赛,优胜者授予公士,用于增加开支。

音乐节、服装节等同样,朱由检把皇室在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开支,都纳入公益事业。

不过即使如此,分给皇室基金的五十万两也没花完。朱由检决定搞一件大事,让皇室基金建立不朽的功勋,任何人都无法质疑。

他召来太医院的官员,询问道:

“牛痘验证得怎么样了?”

“能不能够推广?”

太医院首席御医张景岳道:

“已经完成验证,能够防止痘疾。”

“它比人痘更加安全,可以取代人痘。”

朱由检当即决定道:

“既然如此,朕在皇室基金下,专门成立防疫基金,专门研究如何防治疫疾。”

“防治痘疾就是第一项,皇室出钱,太医院和各大医院推广。”

“这件事一定要办好,出了事朕拿你问罪!”

这番话颇为严厉,张景岳从未见过。

以前皇帝就是让他救英国公,也只是说尽力。

此事办不好就要被问罪,可想皇帝的重视。

他在斟酌之后,说道:

“如果要大规模推广,臣以为还要做试验。”

“找更多的人验证,以免出现问题。”

这个回复,让朱由检皱了皱眉。因为他迫切希望在公益事业上出成绩,让世人知道皇室收益用之于民,所辖企业也属于公有企业。

不过医疗方面确实要慎重,想到后世的临床试验,他回忆了一下流程,交代给张景岳安排。

如今的牛痘已经可以说是完成安全性探索和疗效初探,接下来就是三期试验,大规模多中心确认疗效。

他决定京城、苏松等地推广,在完成验证后,再在全国铺开。

并据此建立临床试验流程,掌控医药行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