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05章 公室和公有资产

第1005章 公室和公有资产(1 / 2)

吴淞江东岸,这里被划分为宝山区。

相比西岸的吴淞区来说,这里的人口更少,显得更加空旷。

新区开发的重点,以前也不在这边,产业园大多被设置在吴淞区。

不过,在看到朝廷传来的规划后,刘理顺改变了这个布局,开始发展宝山区。

钢铁产业园的设置,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将建成江南最大的钢铁产业园,如同广东的佛山镇。”

“钢铁的重要性你们是知道的,任何火器都离不开钢铁。”

“有没有兴趣参一股,以后优先购买钢铁。”

向楚藩众人指着一片正在建设中的空地,刘理顺道。

他打算仿照通州兵工厂,对外招股建钢铁厂。

楚藩一直是苏松新区的资金来源之一,投资了新区的很多产业。

在苏松新区暂居的他们,已经有很多人打算留在这里。

听到刘理顺的介绍,武冈王朱华增道:

“刘翰林的能力,我等自然是信得过的。”

“就是这边是不是太空了,生产的钢铁卖到哪里?”

刘理顺哈哈一笑,说道:

“就新区这个形势,殿下还担心生产的钢铁卖不出去?”

“新区的混凝土公路殿下知道吧?”

“如果钢铁足够,以后都用上钢铁。”

“你想想新区修多少路,需要多少钢铁?”

朱华增等人听到这番话,一时脸色骇然。

他们就算再知道钢铁有用途,也没料到刘理顺竟然打算用钢筋混凝土修路。

朱华增抱着怀疑道:

“刘翰林,不是我们不信,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新区这么有钱吗?把钢铁埋到地里?”

还有个略微懂行的,说道:

“就算有这么多钢铁,能有这么多水泥吗?”

“何况现在多用竹筋混凝土,我听说浙江那边正在建竹木产业园。”

还有人提出财政问题,认为新区没这么多钱。

刘理顺听他们说了一通,这才笑着说道:

“你们知道供销集团吗?”

“今后朝廷会以不超过成本价百分之十的价格,对企业征发徭役。”

“钢铁企业同样如此,至少有十分之一的钢铁产量会提供给供销集团。”

“供销集团能卖出去就罢了,卖不出去的话,新区会以成本价购买,用于公共建设。”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生产的钢铁卖不出去。”

这个消息有人听说过,询问道:

“百分之十利润是可以,但是只征收十分之一产量,实在是太少了。”

“剩下的九成产量,滞销了卖到哪里?”

刘理顺道:

“这些钢铁厂已经开始动工,新区的占股会超过一半,可以说是公有制企业。”

“如果你们卖不出去,本官保证让苏松的供销公司采购九成托底。”

“这样你们总应该放心吧?”

“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这个措施,让他们顿时心动起来。

因为谁都知道,盐铁能发大财。

现在盐业被朝廷控制,他们只能参与钢铁。

刘理顺又向他们道:

“诸位去南洋开藩,难道就不需要修路吗?”

“听说南洋那边经常下雨,没有混凝土公路,驿道如何修起来?”

“钢筋混凝土,是优于竹筋混凝土的。”

“如果钢铁价格便宜,你们也可以购买运过去。”

这番话引得一些人深思,尤其是那些组织团队去争夺楚王之位的宗室。

他们都知道能否获得楚王之位要看开藩成果,除了征服当地外,还要看治理本领。

朱华增此时就不再质疑了,因为在他想来钢铁能打造武器,至少能用来武装土人。

他们这些富裕的郡王,已经开始心动,并且询问刘理顺会不会制造兵器。

听到这些人要造刀剑盔甲,刘理顺道:

“冷兵器生产好说,朝廷放得比较宽,生产起来很容易。”

“只要钢铁产业园有了成果,我就向朝廷申请,建一座装备产业园。”

“到时别说刀剑,就是火铳、火炮,你们都能从这里买。”

向这些人许诺,卖给他们武器。

朱华增等人纷纷动心,很快就和其他郡王一起,投资宝山钢铁厂,占据了一半股分。

他们还想要更多,并且以宗室属于公室为名,认为自己投资的份额,也算公有制比例。

刘理顺对此笑道:

“若是诸位在自己的藩国,你们的投资自然是公有的。”

“但是封地贵族在大明的投资,只能说是你们私有的产业。”

“这些产业的收益,是你们自己所有。”

“它们不会纳入藩国财政,算你们自己的私人产业。”

这个说法,引来一些人思考。

武冈王朱华增道: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我们在藩国的产业,还不是自己所有?”

“我在藩国的财产,还要与他人分?”

刘理顺理所当然道:

“当然要和他人分,这些都是公产,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皇上已经决定,皇资委的利润,拿出一半投入公益事业,用于公共福利和社保慈善。”

“你们说,皇上的资产是私产还是公产?”

楚藩众人听到这番话,一时面面相觑。

他们实在没有想到,当今皇帝竟然这么大方,把自己的产业收益,拿出一半给他人。

这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的,也根本不明白皇帝这么做的用意。

刘理顺却有一点明白,那就是皇帝赚得太多了,如果不拿出来,估计群臣会觊觎。

现在皇帝主动分一半给士人,能减少民间的非议。

否则皇室资产被定为私产,民众知道皇资委挣的钱后,将对皇帝的名声很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