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06章 除四害和外贸园

第1006章 除四害和外贸园(1 / 2)

苏松新区,刘理顺很快收到消息,要在苏松新区兴建新式医院,接种疫苗防疫。

他对此有些不明所以,询问张彝宪道:

“这是为了什么?”

“难道湖广真的有很多人过来,需要加强防疫?”

张彝宪身为苏松太监,在宫里还是有很多消息渠道的,回他道:

“是太医院的牛痘,需要在各地做三期试验。”

“除了京城之外,还有天津、辽阳、苏松等地。”

“你把地方选好,最好再招些人。”

“如果缺钱的话,我来帮你解决。”

刘理顺这下高兴了,因为苏松新区一直在大建设,再多的钱也不经花。

如今太医院要加强投入,他当然很是欢喜。

尤其是想到有太医在新区治病,江南生病的人群,还不抢着过来。

他向张彝宪道:

“医科院也要在新区建立研究所,研究江南一带的疾病。”

“太医院要来开医院,我看可以放一起。”

“还可以建个医药产业园,专门发展医药业。”

张彝宪这下高兴了,说道:

“都像你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皇爷对防疫的事情很重视,这是长期任务。”

“凡是大规模的传染病,都要研究防治。”

这个投入就大了,而且需要很长时间。

刘理顺凝神思索,想到了建设其他产业园的困难,提议道:

“这样的话,最好办个学堂,为医院提供人材。”

“我在建其他产业园时,深感人才不足,打算在新区办学。”

“朝廷打算办在南京的学堂,是不是可以分在新区一些?”

张彝宪对此没想过,但是他觉得这件事不难。琢磨道:

“皇爷是打算在南京办学的,北京有的学堂,南京同样要有一个。”

“不过南京那边除了太学、武学外,其他学堂暂时都没办起来。”

“现在皇室成立教育基金,你可以申请一下。”

“就像天津的海军学堂一样,它是京城的九大学堂之一。”

刘理顺就是知道天津有京城的学堂,所以才有了这个想法。他向张彝宪道:

“新区这边造船、炼钢都需要人才,现在多是用工程营,我打算建个工程学堂。”

“医科院要在这里设立研究所,我看可以和京城一样,建个医药学堂。”

“有了学堂,防疫的事情就好办了,可以把任务交给他们。”

“如果方便的话,还请皇上题字。”

张彝宪听到这很高兴,知道皇上重视办学,对题字也很喜欢,笑着道:

“你把这个准备好,皇爷听到后一定很高兴。”

“最好为学堂和医院请些有能力的名医,尤其是擅长治疗痘疾、疟疾的。”

“皇爷打算先解决痘疾,再把疟疾解决掉。”

这两种疾病,都是经常发生的,就连富贵人家都逃不掉。

刘理顺因为自己的副手祁彪佳感染疟疾,对此很是关注,高兴道:

“如果真能解决这两种疾病,那可真是大功德。”

“太医院是有什么突破吗?让皇上下这么大决心。”

张彝宪笑着说道:

“痘疾已经突破了,把人痘转为牛痘,能够降低种痘的死亡率。”

“这次就是推广种痘,看看效果如何。”

刘理顺一听,就对此非常感兴趣。

苏松新区作为人口集中地,对于防疫一直很重视。

如果他能在任上把新区的痘疾消灭,可谓一桩大功绩。

对疟疾他就更关注了,祁彪佳因为感染疟疾无法胜任更多工作,让他非常痛心。

他问张彝宪道:

“痘疾能通过种痘防治,疟疾也可以吗?”

“还有已经感染的,应该如何治好?”

张彝宪也知道祁彪佳的事情,说道:

“疟疾的疫苗还没研究出来,但是如何治疗,已经有了进展。”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之治寒热诸疟方》说: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以前用这个方子煎服没效果,皇爷提醒之后,太医院才知道不能用热水煎。”

“古人说的青蒿,也可能是黄花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前,这两种药草都是混称青蒿的。”

“太医院和医科院仔细研究,发现从黄花蒿中绞汁,治疗效果更好。”

“不过它的效果还不够,按皇爷的说法就是青蒿素含量不够,要继续想办法提取。”

“新区的医药研究所也可以研究一下,看看用什么办法更有效地提取。”

刘理顺听得十分高兴,当即就打算安排下去。

如果祁彪佳的疟疾治好了,能帮他分担更多工作。

不过对张彝宪来说,他更担心刘理顺感染疟疾,提醒道:

“皇爷说,疟疾的发病是因为疟原虫,它是通过蚊虫传播。”

“你可一定要注意,不要也感染了疟疾。”

刘理顺这下惊讶了,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

不过想到皇帝多次预言都没出错,他决定姑且信之。

就是防蚊虫实在太难了,让他眉头紧皱。

张彝宪回想京城的卫生防疫政策,说道:

“蚊虫多生自污水,京城这几年就在修下水道,并且硬化地面,防止臭水沟中生蚊子。”

“新区如果有钱,也可以搞搞这些。”

“不能只修路面,还要多看地下。”

刘理顺闻言受教,觉得自己对这点确实有点疏忽。

他以前觉得修建的城市没水灾就行了,如今看来连地表污水都不可以。

他打算效仿京城和赣州,修建更好的下水道。

张彝宪此时又想到了一些事情,说道:

“皇爷曾把苍蝇、蚊子、老鼠、臭虫列为四害,在宫里清除这些。”

“你们新区初建,同样可以除四害。”

“还有那个钉螺,皇爷说血吸虫病就是它传播的,宫里禁止食用这些容易生寄生虫的水产品。”

把在皇宫中推行的一些规范,告诉给了刘理顺。

刘理顺仔细记下,打算在新区开展除四害活动,并且加上钉螺。

他把这件事交给祁彪佳,让这位感染疟疾的副区长负责卫生防疫。

祁彪佳深受疟疾折磨,对疫病深恶痛绝。

在他的严格命令下,新区的卫生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成为江南城市的楷模。

越来越多的人因此涌入新区,享受更干净卫生的城市生活。

——

刘理顺安排好这件事情后,又前往了码头,送走孙元化一行人。

他们在这里休整一个多月后,已经完全恢复了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