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张溥的举荐下,他将天启五年进士路振飞,同样安排去苏松新区,作为继任者培养。
对于祁彪佳他也没有放弃,嘱咐医科院在苏松新区设立医学研究所,专门研究疟疾等南方流行的疫疾。
并且指出按照古方记载,摸索用青蒿、黄花蒿等治病,提取对治疗疟疾有效的物质。
内心也更期望派往美洲的船队返回,带来金鸡纳树的树皮。
——
被朱由检念叨的北美船队,此时正在大洋上航行,一时半会儿难以返回。
但是派往泰西的使团,在从满剌加自贸区北上后,经过两个月的航行,已经抵达江南。
此时,他们就随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停靠吴淞口的码头上,在苏松新区暂歇。
苏松新区的商人得知此事,非常热情地欢迎他们,向他们打探如何去泰西。
听闻消息的刘理顺,更是亲自迎了过来:
“孙公远去辛苦,您这一行,可是立下了博望侯的功业。”
孙元化出发的时间,是在崇祯元年下半年,那时刘理顺刚刚中状元。
他对这位状元公,还是有些印象的。但是对他在苏松,却是极为惊疑:
“刘公,你怎么在苏州?”
“没有留在翰林院?”
刘理顺呵呵笑道:
“孙公出使数年,对朝廷的事情有所不知。”
“如今翰林院中,大多被派出去兼职地方官。”
向他讲解了一下如今翰林院的情况,还有他老师徐光启成为大学士后,在军机处不断立下功绩,如今已确定致仕后封为伯爵、是权力最重的大学士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景教。身在江南的刘理顺,因为是翰林院官员的关系,对朝堂上的事务极为关心。
京城去年底、今年初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宗教整顿。据说还有孙元化出使归来,带来不利消息的原因。
孙元化万万没有想到,他在满剌加停留透露出来的消息,就引发了大明宗教界的一场剧变。
听到景教被定为原罪宗教、所有信奉景教的人都增加一次案底,他的心情都有些麻木了,万万没有想到朝廷对教廷的回应如此回击:
“这可怎么办?”
“景教以后还如何传下去?”
刘理顺对此事也有看法,此时向他说道:
“不管怎么说,景教在境外的传播,是不受到限制的。”
“苏松新区的外贸产业园,也仿照自贸区设立教堂。”
“你们船上有没有坚持极端教义的?”
“如果有,那就最好留下来,不要带到京城激化矛盾。”
这番话提醒了孙元化,认识到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在朝廷整顿宗教界的背景下,他们这个宗教氛围浓厚的使团,如果不做准备就去京城,很可能陷入宗教争端。
所以孙元化决定在苏松新区停留一段时间,等待老师传来的消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