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可以选择放过那些跟着内三院衙门和盛京八旗各总管衙门出走的八旗老弱妇孺人口,但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什么代价都不支付。
比如说,盛京城内各个王公大臣府邸随行运送的海量财富,包括跟着八旗总管衙门出走的数万八旗老弱妇孺的金银财货,这都是杨振想要留下的。
这些东西,几乎可以说有一样算一样,都是清虏八旗从关内百姓,或者更早从辽东汉人百姓身上搜刮来的。
杨振夺之,自然是一点心理负担也不会有。
哪怕就是将这些老弱妇孺全都留下,送他们下去见野猪皮,杨振也不会有多少思想上的负担。
毕竟,这些八旗在籍的老弱妇孺有一个算一个,要么是当年杀进关内,或者辽东杀戮汉人百姓的凶手,要么就是凶手的家眷,也能归入到帮凶的行列。
他们当年是如何杀戮和奴役辽东百姓的,如何打进关内掳掠百姓的,现在就该一报还一报,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
只不过杨振考虑到,真要将这么多八旗老弱妇孺拿下,一方面反倒是减轻了多尔衮主力兵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了自己分兵监押、提供粮食的负担,容易适得其反,所以最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下令全力以赴拦截和追击。
事实上,就算杨振不拦,也不真的追杀,这些人也未必能顺利抵达他们的目的地。
杨振不去追杀他们,不意味着祖大寿的部下不追,更不意味着洪承畴的部下不追,有其他人出手承担这个任务,杨振也情愿将这个一夜斩首丑虏数万级的功劳让给他们。
而杨振要留着力量,等待多尔衮真正的杀手锏使出的那一刻。
于是,在考虑了一阵之后,杨振再次派人确认了消息之后,还是下令派人向洪承畴、祖大寿、杨国柱、刘周智他们所在的营地,通报金海镇巡哨马队的发现。
与此同时,杨振命令祖克勇统率敖日金营、南褚察哈尔营、白尔赫图叶赫营前去衔尾追击。
一直杨振身边侍奉的麻克清,也被杨振打发到了祖克勇的身边,带了一些手下人跟着去了。
名义上是叫他跟着去报仇雪恨,——因为杨振在几年前俘虏到他的时候,曾经答应过他,等将来打到了盛京,允许他快意恩仇,杀光当年欺辱过他、虐杀过他至亲的仇人。
现在那些人要跑,将来盛京或许会城空城,要报仇,当然得抓住机会。
不过私底下,杨振派他跟着去,则是要他在快意恩仇之余,带一些不方便由自己直接对祖克勇他们公开说的话。
就这样,及至当夜子时三刻前后,祖克勇回营安排好追击和留守后方事务,率队离开杨振大营右翼营盘,朝着差不多已经尽数出城的盛京八旗东迁队伍尾部,追击而去。
而此时,不论是盛京城内,还是盛京城外,几乎所有的营房与营地里都是灯火通明。
得到了杨振通报军情消息的洪承畴、祖大寿、刘周智、杨国柱,在被部下叫醒,听闻这一爆炸消息之后,立刻就在营中召集部将们议事并分派任务。
有的叫人安排巡哨,前往确认消息是否准确,想搞清楚到底是清虏的主力出城东逃,还是满城的老弱妇孺趁夜转移。
毕竟是深更半夜的时候,鉴于驻扎在盛京北郊大北门外的辽西兵马,前番已经吃过了被敌人夜袭的大亏,这一次没有人敢于在夜里贸然出击。
不过,杨国柱的大营距离杨振的大营最近,所以他很快就派了值夜守营的亲信,前来询问杨振的应对安排。
在听说杨振已经派人前往追击之后,杨国柱放下心来,立刻派出了紧急召集来的陶宗仪部、罗文耀部共计两营骑兵,绕道东南角楼,投入到了追击之中。
杨国柱这边跟着杨振一起出兵追击之后,打听到准确消息的洪承畴、祖大寿两处大营也不再犹豫不决。
大约丑时左右,一向极其重视自身营地安全的洪承畴,这一回似乎也意识到决战时刻可能已经不期而至,所以大着胆子,将麾下三路骑兵的两路王廷臣部、曹变蛟部一起派了出去,绕道西北角楼,往东追去。
王廷臣他们路过祖大寿所在营盘外面的时候,还特意派人前去送达了洪承畴命令辽西各部出兵助战的手书。
而小北门外大营辽西兵马大营中的祖大寿,在确认各部都已先后出兵的消息之后,心下略略安定。
见到洪承畴手书之后,很快也叫人传令刘周智率领大北门外辽西兵马营地里的蒙古骑兵,跟在王、曹二部后面往东而去。
虽然经历了亲弟弟战死、麾下一个重骑兵营遭受清军巴牙喇兵重创这样的惨痛损失,但是镇守辽西将近二十年的祖大寿,还是遵守了他与杨振早在战前就达成的约定。
他在派人问清楚了杨振大营并未出动主力拦截和追击的情况之后,力压麾下大量祖氏子弟想要为祖大弼、祖应元、祖泽沛报仇的呼声,默契地留下自己的主力,留守在小北门外的辽西兵马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