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盐矿山上的女工每天吃的都是自家产的盐了。吃了几天发现什么事儿也没有,这下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这是守着金山啊。
秦川确认了自己手里的盐确实没问题以后,直接宣布:每一位女工一个月可以免费领取二斤盐。这么多的盐其实根本吃不完,众人都觉得发财了——剩下可以卖,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秦川很快给她们泼了一盆冷水——要求这些盐不许卖,只能送。谁要是私自售卖,京兆府的衙役就会亲自上门。
众人虽然知道不能换钱了,但是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无论怎么说也都是占了大便宜啊。
随后秦川又给京兆府上到府尹、下到衙役也一人分发了一斤盐,同样也是要求不许售卖。
……
王崇喜看着眼前的一小袋盐,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他知道秦川肯定能帮京兆府弄些大买卖,但是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买卖——这是盐啊!这种生意京兆府可兜不住,必须上报户部登记在册,然后好好商议才能开始做这个生意。
“秦川,你这想怎么办啊?”王崇喜都不敢想象后面的财富会有多少。
秦川伸了一个懒腰:“大人,反正东西咱们有了,至于怎么经营就要看您的了。但是我希望这些盐不要在长安地区售卖。”
虽然要求很奇怪,但是王崇喜根本不想多问——秦川的生意经他一点儿也不想懂,只想安心把这件事儿平安落地。
很快京兆府和户部针对新盐的谈判就开始了。
因为考虑到京兆府那边很可能是秦川坐镇,所以户部只能让杜荷亲自上阵,以求秦川能手下留情。结果谈判异常顺利——虽然杜荷狮子大开口,要求了京兆府支付四成收益作为赋税,但是王崇喜根本没还价,直接答应了。
随后王崇喜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开始向除了长安以外的关中地区分销新盐。
秦川的新盐比市面上最好的青盐品质还好——不仅更白,而且没有苦涩的味道。这让新盐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但是也有让人难受的地方——京兆府这边要求所有售卖新盐必须把售价和粮价持平,否则京兆府会采取极端手段。
这就很讨厌——要是和各地粮价持平,那可就比品质最低的粗盐还要便宜两成。虽然不会赔钱,但是这么好的盐捞不到大钱,着实让人难受。
但是如今京兆府手里有话语权,想做这个生意就要听话,否则所谓的极端手段就会降临。
京兆府的生意红红火火地开始了,但是有些人却酸了,一点儿也不高兴。
这盐的生意自古以来都是最赚钱的大买卖,谁都想染指。但是因为盐的产地集中,不是海盐就是井盐,这些地方都有地方势力把控,所以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垄断。就是皇帝想要碰一碰也要大费周折。
李世民和李承乾怎么也想不通——秦川为什么会对这么一大笔财富视而不见?不仅没留给自己的秦家庄,也没留给内库和东宫,直接为京兆府和国库创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