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感慨万千。去年的这个时候,李承乾就是在这里,第一次亮剑。那时候的他势单力薄,却依旧拿着手里不多的牌,硬是在这里杀出了一片势,拿下了当时的户部尚书李通云。
而一年后的今天,李承乾又一次亮剑。
这一次,不再是三五好友拼死搏杀,而是真正有了能坐下来慢慢谈的筹码。
因为息王妃与巢王妃的立场倾斜,让他得到了荥阳郑氏与弘农杨氏的部分支持。
又大力通过话本经营自身形象,赢得了众多庶族的推崇。
魏王李泰与蜀王李恪能站在这里,绝对不只代表他们自己——那代表着所有皇子的追随。
再加上杜荷这样的后起之秀强势崛起,直接杀入朝堂,使李承乾结束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今长孙冲已赴任边州,虽然刺史没有掌兵之权,但以他在边州的声望,彻底执掌边州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整个边州军,就是李承乾的底气。
如果说以前东宫要靠李丽质这个妹妹“养着”,那自从苏悦这位太子妃正位东宫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苏悦的能力,秦川给过评价——秦家庄捞钱的手段,她已经学得七七八八。这意味着,往后东宫根本不会缺钱。
整个体系的外围,还有秦川和赵节随时支援。
至此,东宫大势已成,已具备角逐朝堂的实力。
李世民默默盘点着李承乾手中的这些棋子,发现如今的太子,确实有在朝堂上搏一搏的资本。——这,真的很麻烦。
之前李承乾推动“天子亲征”,那还可以当个笑话看;但现在的情况,显然是动了真格。这要真让他得手,可就不妙了。
太子为谋监国之权,逼天子父皇,亲征吐谷浑。李世民一想到这儿,便感到头晕目眩。
为了不让自己儿子倒大霉,李世民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突发状况。
李承乾说白了,底子依旧薄。这种朝堂之争,虽然有一战之力,终究没有一胜之机。
很快,反对“天子亲征”的声音就压过了李承乾这一边。
可李世民却反而紧张起来。因为李承乾的表情,竟没有任何变化;而杜荷这个能言善辩的,也迟迟不开口——这明显是还有手段没使出来。
李世民猜得没错。后面确实还有好戏——只不过这一次,他李世民,成了受害者。
他遭到了李靖的“背刺”,直接傻了眼。
就在争论将要出结果的时候,最该反对“天子亲征”的兵部,居然直接站到了李承乾这边。带头的,正是李靖。
“陛下,末将年事已高,实在力有不逮,恐难再统兵破敌。但如今您正值春秋鼎盛,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此次亲自挂帅,定然旗开得胜。还请陛下统领三军,破敌制胜。”
李靖这番话,李世民前阵子就听过。当时李靖说自己打不动,想在家养老,但李世民没同意。谁能想到,这老家伙居然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
李靖在兵部声望极高,他一开口,几乎就代表了整个兵部。这一出手,形势立刻逆转。
说到底,亲征就是打仗——讨论这个,谁能吵得过兵部?
很快,兵部侍郎一人出马,寥寥数语,就将所有反对声压了下去。
这,就是兵强马壮的底气。以如今大唐的实力,天子亲征根本没有危险,所以兵部的人可以底气十足地保证——“天子绝对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