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利用我们劳动力成本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比如服装加工、电子元器件等,先解决就业,积累资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打造我们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比如清江有机鱼、云雾山茶叶、板栗等,从标准化种植养殖到品牌营销,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陆亦可仔细听着,频频点头,补充道:“产业园区和承接转移的思路很好,可以快速见效。特色农产品品牌需要长期投入,但一旦做成,就是连坞最稳固的根基。”
“我建议,可以同步推进。产业园区的规划和招商,我来牵头。”
“特色农业品牌打造,需要农口部门下大力气,可以请刘国栋同志重点抓。”
“好!就这么定!”叶辰一拳轻轻砸在地图上,决心已定,“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修复一个桥墩,更要为连坞打造一艘能抵御更大风浪的、多引擎驱动的‘经济航母’!”
新的战略构想迅速被提上日程。叶辰亲自带队,再赴省城,这次的目标不再是单个项目资金,而是整体的产业政策支持。
他拜访了省发改委、工信厅、农业农村厅,详细阐述了连坞“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的双轮驱动战略,争取将连坞的绿色产业园区纳入省级重点扶持园区序列,为特色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与此同时,陆亦可和刘国栋在县内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实。
陆亦可展现出她在政府管理上的卓越才能,迅速组织力量完成了产业园区的初步规划和招商指南,并亲自与几家有意向从沿海转移的企业进行了数轮艰苦而富有成效的谈判。
刘国栋则一头扎进田间地头,组织农技专家,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始着手制定连坞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
挂职副县长叶晓峰也在这场新的战役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利用在省发改委积累的人脉和政策熟悉度,为连坞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和项目立项提供了关键助力,其作用愈发凸显,逐渐融入了叶辰的核心团队。
连坞,这艘刚刚经历惊涛骇浪的航船,在叶辰这位沉稳的舵手和陆亦可这位干练的大副指挥下,不仅修复了创伤,更调整了航向,加装了新的引擎,以更加稳健、更加有力的姿态,向着更广阔的发展海域进发。
一天傍晚,叶辰和陆亦可再次并肩站在清江边。
夕阳将江水染成金红色,对岸,新的青云桥墩正在一天天“长高”,更远处,规划中的绿色产业园区已完成土地平整,露出了希望的底色。
“有时候想想,真像一场梦。”叶辰轻声感慨,“大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沉寂。”
陆亦可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梦是靠人做出来的,更是靠人干出来的。现在的连坞,才终于有了点我们理想中应该有的样子。”
“但这只是开始。”叶辰转头看她,目光深邃,“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民生改善……还有太多的硬仗要打。”
“那就打。”陆亦可语气干脆利落,一如她办案时的果决,“只要方向对,人心齐,再硬的仗,我们也能打赢。”
江风拂过,带来泥土和江水的气息,也带来了远方工地上隐约的机器轰鸣。
那不仅是施工的声音,更是连坞这片土地在新班子的引领下,奋力前行的铿锵足音。
淬火成钢的连坞,正蓄势待发,准备迎接下一个,也是更加波澜壮阔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