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系统阻力(2 / 2)

“建明同志在的时候,就反复强调过效率问题,这个好传统不能丢。”他没有点名,但目光扫过在座的分管常委和部门负责人,意思不言自明。

会后,叶辰单独留下了陆亦可。

“看来,有些人改变了策略。从正面冲突,转向了利用规则、利用程序的‘软抵抗’。”叶辰语气平静,眼神却透着冷意,“他们想把我们拖入无尽的具体事务和程序纠缠中,消耗我们的精力,延缓项目进度。”

陆亦可点头,她早就看出了这一点:“而且手段很老辣,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你抓不到大的把柄。财政局的谨慎,林业局的‘严格程序’,单独看似乎都无可厚非,但集中出现,针对性就太明显了。我判断,这背后有一个协调的指挥。”

“赵立春。”叶辰和陆亦可几乎同时说出了这个名字。作为深耕连坞多年、掌管中枢的县委办主任,他最有能力、也最有动机策划这种系统性的迟滞。

“必须破局。”叶辰手指敲着桌面,“不能再跟他们在这种细节上纠缠。我们要跳出他们设置的障碍,从更高层面打通关节。”

他做出了几项部署:

第一,由陆亦可牵头,成立“清江项目要素保障专班”,吸纳财政、发改、自然资源、林业、环保、交通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建立“项目问题清单”和“部门责任清单”,重大问题由专班直接协调、调度,限期解决,减少中间环节的扯皮。

第二,强化纪委监委的监督作用。陆亦可安排县纪委、审计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项目资金审批、拨付全过程进行嵌入式监督,重点查处“懒政怠政、推诿扯皮”以及“利用规则故意拖延”等行为。

第三,叶辰亲自出面,带着关键审批事项,直接对接市里甚至省里的对口部门,争取上级支持,绕过县里可能存在的梗阻。

这几招组合拳打出,效果立竿见影。

要素保障专班第一次会议上,陆亦可直接将“林地占用审批延迟”和“资金拨付流程不畅”两个问题摆上了桌面,要求林业局和财政局现场说明情况,明确办结时限。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局长再也无法用含糊的理由搪塞,只得当场承诺限期解决。

纪委监委的介入更是让一些人脊背发凉。

虽然督查组没有直接查处谁,但这种时刻存在的监督压力,让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人不得不掂量后果。

而叶辰通过老师徐箐的关系,直接与省林业厅相关处室沟通,明确了连坞项目占用林地的政策边界和快捷办理通道,使得县林业局再也无法以“需上级明确”为由进行拖延。

系统性的阻力,在新班子更强有力的系统化应对面前,开始节节败退。财政拨款变得顺畅,项目审批效率显着提升。

连坞这架庞大的行政机器,在叶辰和陆亦可的精准操控下,逐渐摆脱了无形的束缚,开始朝着既定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坐在办公室里的赵立春,听着手下人汇报着各项事务正被迅速理顺推进,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意识到,叶辰和陆亦可的组合,不仅拥有破局的锐气,更具备了掌控全局的智慧和力量。他惯用的那些手段,在绝对的实力和正道面前,正在逐渐失效。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压抑:“……看来,常规的办法是不行了。得想想别的路子了。”

连坞的天空下,表面的平静背后,是更深层次的较量正在酝酿。

叶辰和陆亦可成功地瓦解了第一波系统阻力,但他们明白,对手绝不会轻易罢休。下一场的风雨,或许会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