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暗箭与砥柱(2 / 2)

“第三,关于我和林记者,”叶辰顿了顿,语气坦然,“我们之间是正常的媒体与被采访对象关系,所有接触公开透明,有采访记录、有稿件为证。身正不怕影子斜。”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叶辰目光锐利起来,“我们绝不主动去查是谁举报,不搞内耗。相信组织,相信纪委的调查。但我们要提高警惕,防止有人趁机造谣生事,破坏稳定。”

叶辰的冷静和条理,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刘国栋心头的怒火,也让他迅速镇定下来。“我明白了,县长。我马上就去安排。”

很快,市纪委的调查组低调入驻连坞。谈话、查阅资料……一系列程序悄然展开。连坞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很多人都为叶辰捏了一把汗,毕竟在这种时候,有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别人认为你做了什么,尤其是当举报信内容如此“有鼻子有眼”的时候。

罗建明在此期间的表现耐人寻味。

他主持召开了一次常委会,在会上,他表情严肃地强调了组织纪律,要求全体干部相信组织,配合调查,不传谣、不信谣,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他对叶辰的态度,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合作,但在关于“清江项目”的几次小范围讨论中,他的表态明显比之前更加谨慎,甚至流露出“项目虽好,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在当前形势下更要稳妥”的意思。这无疑给那些质疑项目的人释放了某种信号。

叶辰对此心知肚明。

他没有去质问罗建明,也没有在公开场合为自己辩解一句。他严格按照组织程序,配合调查组的工作,如实提供所有材料。

同时,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白天处理日常政务,推动项目论证,晚上梳理材料,准备应对可能更深入的调查。

他消瘦了一些,但眼神中的坚定没有丝毫动摇,举止依旧从容不迫。

他的这种“稳”,像中流砥柱,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连坞干部队伍中支持改革、期盼发展的人心。

一天晚上,叶辰接到林筱筱打来的电话。她的声音带着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叶辰,你没事吧?我听说了那些谣言……”

叶辰笑了笑,语气轻松:“没事。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是连累你了,不好意思。”

“我有什么好连累的!”林筱筱语气坚决,“我们的采访记录清清楚楚。我只是担心你,这种时候……”

“放心吧。”叶辰打断她,声音沉稳有力,“浊水终会澄清。我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连坞该做的事情做好。你的报道写得很好,帮我们争取了很多关注和支持,这才是最重要的。”

挂断电话,叶辰继续伏案工作。他知道,这场风波是对他党性、人品和能力的极限考验。

他不能倒,也不会倒。

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清白,更是为了连坞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为了那些信任他、支持他的干部群众。

他必须,也一定能扛过去。

调查在持续,谣言在飞舞,压力在弥漫。

但叶辰的身影,依旧挺拔地出现在连坞的各个工作现场,出现在“清江项目”的论证会议中。

他用沉默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担当和砥柱中流。

连坞的天空,阴云密布,但人们期待着,期待着云开雾散,砥柱依旧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