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深度对话(2 / 2)

叶辰毫不犹豫地回答:“责任。对历史的责任,对群众的责任,对时代的责任。”

专访结束,摄像机停止录制。林筱筱由衷地说:“叶县长,您让我改变了对官员的刻板印象。原来真的有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叶辰谦虚回应:“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连坞的改变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时,罗建明推门进来,笑容满面:“采访顺利吗?林记者,叶县长是我们连坞的标杆啊!”

林筱筱礼貌回应:“叶县长的理念和实践都很值得报道。”

罗建明试探地问:“那报道什么时候能播出?我们需要提前准备一下...”

林筱筱专业地回答:“还需要后期制作和台里审核。我会力求客观全面地呈现连坞的情况。”

罗建明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些失望没能获得更多承诺。

送走林筱筱后,罗建明对叶辰说:“叶县长,采访中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吧?媒体的报道要谨慎啊。”

叶辰平静回答:“我实事求是地介绍了情况,既讲成绩也不回避问题。”

罗建明皱皱眉:“有时候过于实事求是也不是好事啊。还是要多宣传成绩,少暴露问题。”

叶辰没有争辩,但眼神坚定:“罗书记,我认为真诚最有力量。连坞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分享。”

离开会议室,叶辰接到好几个电话,都是打听央视采访内容的。他一一礼貌回应,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晚上,叶辰独自在办公室回顾今天的访谈。他不知道自己说的哪些会被采用,哪些会被剪掉,但他确信自己保持了真诚和坦率。

手机响起,是林筱筱发来的消息:“叶县长,今天的访谈很成功。您的许多观点都很有价值,我会尽力在报道中完整呈现。另外,感谢您再次让我看到了干部应有的样子。”

叶辰回复:“感谢您的专业和公正。无论报道如何,连坞都将继续沿着改革之路前行。”

放下手机,叶辰走到窗前。连坞的夜景宁静而美丽,灯光如星辰般闪烁。

他知道,这座小城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而媒体的关注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鞭策。

无论报道带来的是赞誉还是争议,改革的方向不会改变,为民服务的初心不会动摇。

夜色渐深,叶辰继续工作。案头摆放着连坞县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那上面勾勒着一个更加美好的连坞蓝图。

而在北京的央视剪辑室里,林筱筱正在精心制作这部关于连坞和叶辰的专题片。镜头下的叶辰,坦诚而坚定;镜头后的连坞,正在悄然蜕变。

这一切,都将通过媒体的视角,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而对于叶辰和连坞来说,这既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新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