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前路漫漫(2 / 2)

“谢谢罗书记好意,但我认为连坞县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期,我暂时不能离开。”叶辰婉拒,“倒是罗书记可以去学习,我来守摊子。”

罗建明笑笑:“我年纪大了,外语也不通,这种机会还是留给年轻干部吧。你再考虑考虑。”

当晚,叶辰接到市委组织部同学的电话:“老叶,听说你拒绝了培训机会?可惜啊!很多人争这个名额呢。”

叶辰直言:“不是不想去,是走不开。我走了,连坞县的改革可能会半途而废。”

同学压低声音:“告诉你个消息,罗建明正在活动,想让他的人接替你主持政府工作。你要有心理准备。”

叶辰感谢同学的提醒,心情沉重。他意识到,自己面临的不仅是一场改革与守旧的较量,更是一场权力与理想的博弈。

周末,叶辰再次来到青龙镇。老校长带着他参观正在维修的校舍,孩子们围着叶辰问这问那。纯真的笑脸和真诚的期待让叶辰重新坚定信念。

“叶县长,听说您可能会离开连坞?”老校长关切地问。

叶辰惊讶消息传得这么快,坚定地回答:“不会,我会留在连坞,和大家一起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返回县城的路上,叶辰看着车窗外连绵的田野和村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值得他为之奋斗和坚守。

周一上班,叶辰直接找到罗建明:“罗书记,我考虑过了,培训机会我可以去,但有个条件——在我离开前,需要把我们正在推进的改革措施制度化,确保不会因人废政。”

罗建明显然没料到这一招,勉强笑道:“这个自然,改革成果当然要巩固。”

接下来的两周,叶辰全力推进各项改革的制度化工作。他主持制定了《连坞县领导干部接访工作规范》、《政务服务流程标准化手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推动在人大常委会上通过。

刘国栋私下感叹:“叶县长,你这招高明啊!制度一定,就算你暂时离开,改革也不容易倒退。”

叶辰摇头:“国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真正巩固改革成果。不管谁在位,都应该按制度办事。”

就在叶辰准备培训材料时,情况又生变化。市委组织部突然通知:鉴于连坞县改革处于关键期,经研究决定,叶辰同志不参加本次培训,继续留在岗位工作。

叶辰后来得知,是王梓涵、刘国栋等人联名向市里反映,强调叶辰对连坞改革的重要性;同时,接访活动中受益的群众也自发写信给市领导,要求留住叶县长。

得知这个消息,叶辰感动不已。他更加坚信:只要真心为民,就能获得群众支持;只要脚踏实地,就能推动改变。

晚上,叶辰独自走在连坞县的街道上。夜市热闹,人流如织,小贩的吆喝声和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生动的市井交响。

他在一个卖糖炒栗子的摊前停下,买了一份。摊主认出他,坚决不收钱:“叶县长,您为我们老百姓做了那么多事,我请您吃栗子算什么!”

叶辰坚持付钱:“老人家,这是应该的。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捧着热乎乎的栗子,叶辰继续漫步。他明白,前方的路还很长,挑战只会更多。但他已经做好准备,无论风雨,都将砥砺前行。

因为,民心如秤,能称出干部的分量;民心如镜,能照出执政的得失。而他的初心很简单:做一个对得起人民期待的好干部。

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但坚定的光芒,如同理想和信念,虽然遥远,却始终指引方向。叶辰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新的挑战和机遇都在等待。但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