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青龙镇中心小学工地复工。叶辰再次前往视察,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回县城的路上,叶辰接到市委办公厅电话:郑副市长对连坞县快速解决问题表示满意,但要求举一反三,完善制度。
这个电话来得及时,有力支持了叶辰的工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老城区改造项目的招标公告发布后,竟然出现了怪事:周边县市那几家有经验的企业,纷纷表示不参与投标!
叶辰觉得蹊跷,让陆亦可私下了解情况。反馈令人震惊:那些企业都接到了“提醒”,暗示连坞县的项目“内定”了,参与投标只是“陪标”。
“肯定是宏达建设在背后搞鬼!”叶辰愤怒地说。
陆亦可却提醒:“赵宏达没这么大能量,恐怕有更大人物的影子。”
叶辰沉思片刻,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延长招标公告时间,扩大公告范围,直接邀请省内外有资质的企业参与。
同时,他让纪委暗中调查威胁企业的行为,收集证据。
这个决定引发了新一轮波澜。赵宏达直接找到罗建明诉苦,罗建明又把叶辰叫去:“叶县长,招标范围扩大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一个小县城的项目,没必要请省外企业吧?”
叶辰解释:“罗书记,这是为了保证公平竞争。既然有人搞小动作,我们就用阳光来消毒。”
罗建明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你好自为之吧。”
招标风波还未平息,又一件意外发生了:叶辰接到省里通知,下周参加全省年轻干部培训班,为期一周!
时间十分微妙——正好是招标关键期。
叶辰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调虎离山之计。
他紧急部署工作,让刘国栋在他学习期间代理县长职责,并特意嘱咐:“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特别是招标工作,一定要规范进行。”
陆亦可也表示:“纪委全程监督,你放心去学习。”
临走前,叶辰特意去看了几个民生项目工地,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在全省培训班上,叶辰心神不宁,时刻关注着县里动态。
果然,他离开的第二天,刘国栋就打来电话:“叶县长,罗书记建议缩短招标时间,说是有企业反映周期太长影响效率。”
叶辰坚决反对:“不行!招标程序必须走足,这是原则问题。”
后来陆亦可也来电:“有人试图影响评标专家名单,被我顶回去了。”
叶辰感到庆幸:有陆亦可和刘国栋在,至少能守住底线。
培训第四天,叶辰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叶县长,连坞县的水很深,有些事不要追太紧。否则,青龙镇的事可能再次上演。”
叶辰心头一凛:“你是谁?什么意思?”
对方轻笑:“我只是个提醒者。记住,适可而止。”电话随即挂断。
叶辰立即将情况告知陆亦可,并要求加强民生项目的安保工作。
培训最后一天,叶辰归心似箭。结业仪式上,他意外遇到了省委组织部杨东部长。
杨部长看似随意地问:“小叶,在连坞县工作还顺利吗?有什么困难没有?”
叶辰谨慎回应:“谢谢杨部长关心,工作还顺利,正在努力推进。”
杨部长意味深长地说:“年轻干部既要敢于担当,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候,迂回比直冲更有效。”
这句话让叶辰思考良久。
回到连坞县,叶辰立即投入工作。招标工作基本完成,有几家外地企业参与投标,打破了宏达建设一家独大的局面。
然而,在开标前夜,又一个意外发生了:一家最有竞争力的外地企业突然宣布退出投标!
理由冠冕堂皇:“业务调整,无力承接新项目。”
叶辰立即让陆亦可调查。初步发现,该企业负责人接到过威胁电话,称若参与投标,其在连坞县周边的项目将遇到“麻烦”。
“简直无法无天!”叶辰怒不可遏,“必须一查到底!”
陆亦可却面露难色:“调查遇到阻力,有些线索一到某个层面就断了。”
叶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连坞县的夜景。灯火依旧,但他感到一股暗流在涌动。
这次较量,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更加艰难。
手机响起,是青龙镇党委书记报喜:中心小学新校舍主体结构完工,孩子们下学期就能搬进去了!
这个消息像一道光,照亮了叶辰心中的阴霾。无论多难,为了孩子们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部署下一步工作。
招标必须继续,真相必须查清,道路再艰难也要走下去。
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邪不压正,只要坚持真理,终究会战胜一切困难。
连坞县的这场博弈,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