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张强三人像钉子一样铆在了省城。
他们按照李处长的提示,几乎是脱了层皮般将补充材料打磨得熠熠生辉,重点突出了科技示范和创新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带农益农机制。
小吴负责文字和排版,老周核对技术数据和政策依据,张强则字斟句酌,确保每一句话都能戳在审批的“痒处”和“痛处”。
材料在截止日前一天郑重地再次递交到科技教育处李处长手中。
李处长翻阅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认可的光芒,但嘴上依旧只是淡淡地说:“好,我们会上会研究。”
等待的日子无比煎熬。回到连坞县的张强,几乎每天都要和老周通电话,猜测着省厅的动向,却又不敢频繁打扰李处长。
县里的工作照样忙,但心里总悬着这块大石头。
期间,张强又让那位老同学以“了解进度”为名,委婉地向李处长探过一次口风。反馈回来的消息是“项目质量不错,但还需排队上会审议”。
就在张强觉得希望可能又一次要落空,甚至开始琢磨其他弄钱门路时,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他正在乡下检查防汛工作,手机响了。
是省城的一个陌生固定号码。
张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一边相对安静的地方接起电话。
“喂,是连坞县张强副县长吗?”一个有点耳熟又带着正式腔调的声音传来。
“我是我是,请领导指示。”省城的固定电话号码让张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张县长,你们连坞县报送的那个茶园改造和菌菇种植项目,经过处里和厅里审议,认为其科技示范性和联农带农机制符合我省‘科技兴农’专项资金的优先支持方向。初步决定,给予四百万元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