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根据地在科技和经济上的狂飙突进,如同为这头雄狮插上了双翼。但王小伟深知,最终决定话语权的,永远是绝对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在内部初步稳定,外部经济绞杀初见成效之后,他决定亮出肌肉,以一场实战检验新军战力,并拓展更广阔的战略空间。
目标,选择了位于宣府北路之外,多年来在明与后金之间摇摆不定,时常寇边劫掠的一个中型蒙古部落——哈喇慎部。 该部在龙城会盟时态度暧昧,疫情过后,更是有小股骑兵屡屡越境骚扰,试探宣大边防的底线。
“哈喇慎部,冥顽不灵,屡犯我境,杀我百姓,掠我财物!此风不可长!”军事会议上,王小伟指着地图上哈喇慎部的牧场,声音冷冽,“此次作战,目的有三:一,犁庭扫穴,彻底打疼哈喇慎,震慑所有心怀不轨的漠南部落,巩固龙城会盟成果;二,实战检验,让‘锐士营’和装备新式骑铳的‘燎原营’在真正的草原野战中见见血,检验新式装备和战术的威力;三,夺取战马,哈喇慎部盛产良马,此战务必要俘获大量战马,补充我军骑兵!”
“末将愿往!”徐锐第一个请战,周遇吉也跃跃欲试。
“不,”王小伟摇了摇头,目光投向一旁沉稳的将领,“此战,由 ‘神机营’指挥使,谢石头 全权负责!‘锐士营’为主攻,‘燎原营’一部配合,再调集五千精锐步兵策应!”
谢石头,原宣府边军老卒,性格坚毅,善于学习,是王小伟一手提拔起来,对新式火器战术理解最深的将领之一。以此人挂帅,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最大化发挥新式火器的威力。
战事毫无悬念,甚至可称为一场教科书式的碾压。
谢石头率军悄然出塞,精准找到了哈喇慎部主力的营地。他没有采取传统的骑兵对冲,而是将“锐士营”的连珠铳兵布置在缓坡之上,形成交叉火力网,步兵结阵保护两翼,骑兵则隐匿于侧后。
当哈喇慎部的骑兵如同往常一样,呼喝着发起集群冲锋时,他们遭遇到了此生从未见过的恐怖火力。
那不是明军以往稀疏、缓慢的枪声,而是持续不断、密如骤雨的弹幕!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连人带马成片地倒下。连珠铳恐怖的射速和持续火力,完全压制了蒙古骑兵的骑射优势。冲锋的势头被硬生生遏制在火网之外,人马尸体堆积如山。
就在哈喇慎部骑兵陷入混乱和恐慌之际,谢石头令旗一挥。侧翼待命的“燎原营”骑兵,手持新式骑铳,如同利剑般杀出!他们在冲锋途中,还能进行一轮甚至两轮的火力打击,进一步加剧了敌军的混乱,然后才抽出马刀,如同砍瓜切菜般冲入敌阵。
仅仅一个上午,哈喇慎部主力便宣告崩溃,部落首领在乱军中被格杀。明军一路追击,横扫其牧场,俘获人口、牛羊无数,以及超过五千匹上好的战马!
“哈喇慎之役”的消息传开,整个漠南草原为之失声。 所有部落都再次被大明,被王承渊麾下这支脱胎换骨的军队所展现出的恐怖战斗力深深震撼。那些原本还有些小心思的首领,彻底熄了与明朝为敌或者首鼠两端的念头。龙城会盟的成果,至此才算是真正稳固下来。宣大的北疆,进入了一段相对安宁的时期。
军事上的胜利,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实实在在的利益(战马)。但王小伟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海洋。
登莱水师在他的持续投入下,规模不断扩大,战舰经过格物院船舶组的改良,航速和稳定性有所提升,装备的火炮数量和质量也远超以往。但王小伟觉得还不够。他需要一个跳板,一个能够直接威胁后金侧后,并能与更广阔世界联系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