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 第1章 荣归宣大暗流涌,晋商余孽复作妖

第1章 荣归宣大暗流涌,晋商余孽复作妖(1 / 2)

凛冽的寒风卷着塞外的雪沫,呼啸着掠过苍茫的群山与荒原。崇祯十四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一支军容严整、旌旗招展的大军,踏着被冻得坚硬如铁的道路,迎着风雪,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缓缓行进在返回宣大的官道上。正是凯旋北归的王小伟及其麾下宣大精锐。

相较于南下时的隐秘与迅疾,此番北归,声势浩大,气象万千。队伍中不仅有两万百战余生的老兵,还多了数千在中原招募、经过初步筛选训练的新卒,以及满载着缴获自流寇、查抄自贪官污吏的无数金银、粮秣、军械的庞大车队。猩红的“王”字大纛和代表太师、督师身份的旌节在寒风中猎作响,无声地昭示着这支军队主人的赫赫战功与无上权威。

沿途所经州县,地方官员无不早早出城十里相迎,奉上劳军的物资,言辞极尽谦卑谄媚。即便是一些以往对王小伟颇有微词、或属于其他派系的官员,此刻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王承渊之名,已非区区边镇督师,而是携解围开封、威震中原之势,加封太师的国之巨擘,手握强兵,富可敌国,其威势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敬畏。

然而,在这看似风光的凯旋背后,王小伟的心却如同这塞外的天气一般,冷静而清醒。他端坐于高大的乌骓马上,身披御赐的蟒袍,外罩玄色大氅,目光平静地扫过沿途跪拜的官员和远远围观、面带敬畏与希冀的百姓,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思虑更深。

“太师……世袭罔替……呵呵。”王小伟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崇祯皇帝的这道封赏,看似恩宠到了极致,实则是将他架在火上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他功高震主,权势熏天,朝野上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有多少人欲除他而后快。卢九德之事,虽暂时以他的强硬和皇帝的妥协告终,但裂痕已然深种,猜忌只会与日俱增。

“督师,前方三十里便是大同镇城了。”周遇吉策马靠近,低声禀报,打断了王小伟的思绪。这位老将脸上带着凯旋的喜悦,但眼中也有一丝凝重。他也深知,归来的荣耀之下,是更加复杂和凶险的局面。

王小伟点了点头:“传令下去,加快速度,今日务必入城。另外,令军情司所有在宣大境内的主事,今夜子时,于总督行辕密室候见。”

“是!”周遇吉领命而去。

大军加快行程,终于在日落之前,抵达了巍峨的大同镇城。此刻的城门外,早已是人山人海。以留守将领、大同知府为首的文武官员,以及无数闻讯而来的军民百姓,将城门内外挤得水泄不通。当看到那杆熟悉的“王”字大纛和队伍中精神抖擞、装备精良的将士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恭迎督师凯旋!”

“太师万福!督师万胜!”

欢呼声如同海啸,席卷了整个大同城。鞭炮声噼啪作响,锣鼓喧天,气氛热烈到了极点。宣大的军民,将王小伟视为他们的保护神和骄傲,他的胜利,就是整个宣大的胜利。

王小伟在马上向四周拱手致意,脸上带着温和而威严的笑容。他在人群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军工局的大匠赵德柱,有北疆商行的几位大掌柜,也有普通军户和百姓代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崇敬。这让他心中稍感温暖,这就是他的根基所在。

在盛大的欢迎仪式后,王小伟入住早已修缮一新的宣大总督行辕(原总兵府扩建)。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先听取了周遇吉关于他南下期间宣大防务、军工生产、民事管理等各方面的详细汇报。确认一切基本平稳,未出大的纰漏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是夜,子时。总督行辕深处,一间守卫极其森严的密室之内,灯火幽暗。王小伟换上了一身便服,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徐锐在门外守卫。

密室内,三名身着黑衣、气息精干的男子,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肃立着。他们便是军情司在宣大地区的三位主要负责人,代号分别为“玄甲”、“暗刃”、“幽瞳”。

“说吧,本督离开这大半年,宣大,乃至山西、蓟镇、关外,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王小伟端起一杯热茶,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