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农业专家(2 / 2)

“农科院的专家?带着优选种子?”陈默听着老周的加密通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确实是个意外之喜,甚至比招募到苏婉医生更让他心动。粮食,是末世永恒的硬通货,也是势力扩张的根基。

“身份初步核实,可能性很高。人看起来很虚弱,但精神尚可,对种子极其重视。”老周汇报。

“保护好他和他的种子。”陈默指示,“我亲自过来一趟。”

当陈默的越野车再次驶入前哨站时,吴教授已经在苏婉的初步诊治下,喝了些热粥,换上了一套干净的旧衣服,虽然依旧瘦削,但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坐在分配给自己的小木屋里,依旧紧紧抱着那个已经重新包好的背篓。

陈默走进木屋,目光平静地落在吴教授身上。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坐在对面,开门见山:“吴教授,我是陈默。听说你带来了重要的种子。”

吴教授看到陈默,有些紧张地站起身,又被陈默用手势安抚着坐下。他推了推歪斜的眼镜,语气急切:“是,是的,陈首领!这些都是所里‘曙光计划’多年的成果!耐寒稻种,能在平均气温再低两度的环境下保证七成以上产量;抗锈病小麦,对现在这种潮湿霉变的环境适应性极强;还有高蛋白的杂交玉米,生长周期短……”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眼睛里闪烁着专业的光芒。

“我们前哨站有种植区,但缺乏专业指导,产量不稳定。”陈默陈述事实。

“我可以指导!土壤改良、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我都懂!”吴教授几乎是抢着说道,他太需要一个能让他的知识和种子发挥作用的地方了,“只要给我一块地,给我一些人手,我一定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陈默看着他眼中那份属于学者的执着和热忱,点了点头:“前哨站实行贡献点制度。你的专业知识和你带来的这些种子,价值巨大。我会让人评估,为你记录一笔初始贡献点,足够你和你的种子在这里安顿下来。之后,种植区的规划、管理、技术指导,由你负责,根据产出效益,你会获得相应的贡献点。如何?”

不是施舍,是交易,是认可其价值的合作。

吴教授愣了片刻,随即重重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好!好!贡献点好!按贡献好!陈首领,你放心,我……我一定竭尽全力!”

他不在乎什么点数,他在乎的是对方认可他和他种子的价值,愿意给他施展所学的平台。

陈默起身:“好好休息。明天,带我去看看种植区,听听你的计划。”

第二天,阳光洒在前哨站开辟出的那片梯田上。绿油油的幼苗在微风中摇曳,生机勃勃,但仔细看去,也能发现一些植株长势不均,甚至有些叶片出现了不健康的斑点。

吴教授站在田埂上,仿佛换了一个人。他抓起一把泥土,在指间捻动,又仔细观察着作物的叶片和根系,时而凑近闻一闻,时而拿出小本子快速记录。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一位将军在审视自己的战场。

“土壤偏酸,缺乏有机质和某些微量元素……种植密度不合理,通风采光不足……看这叶斑,是早期霉病的征兆,需要立刻处理……”他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陈默、老周以及负责种植的几个居民跟在他身后,安静地听着。

终于,吴教授转过身,推了推眼镜,眼神明亮而充满信心:“陈首领,周队长,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基础是有的!但需要立刻进行几项调整:第一,土壤需要施加草木灰和特定腐殖质进行改良;第二,间苗,调整株距;第三,我背篓里有几种生物制剂的原液,可以稀释后喷洒,控制病害……如果管理得当,我有把握,下一季的产量,至少能提高三成!如果换上我的部分新品种,在适应后,产量翻倍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让周围几个原本只是凭经验种地的居民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眼中爆发出热烈的光彩。产量提高三成?翻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吃得更好,意味着前哨站能养活更多的人!

陈默看着吴教授在田埂上指点江山的背影,看着那几个种植户眼中燃起的希望,他知道,自己又为“守望者”找到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

农业专家,吴建国教授,正式融入了前哨站。他那装满希望的背篓,即将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播下真正意义上的、未来的种子。而前哨站的微型生态,也即将因为这位专家的到来,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