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招募标准(2 / 2)

李秀娟则从感性角度提出:“眼神和细节也很重要。一个人是心存善念还是满腹算计,很多时候能从日常接触中感受到。招募进来后,初期也要密切观察其言行是否一致。”

“第三,结构偏好:以家庭为单位优先。”陈默提出第三条标准,“有家庭羁绊的人,通常更渴望稳定,行为也更有底线和顾虑。他们为了家人的安全,会更有动力去维护我们社区的秩序与和平,背叛的成本也更高。而且,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稳定单元,有助于社区的和谐。”

陈浩有些担忧:“哥,如果拖家带口,会不会消耗太多资源?”

陈默摇摇头:“资源可以创造,但忠诚与稳定千金难换。一个可靠的家庭,其长期价值远大于初期投入。当然,对于单身的优秀人才,我们也不排斥,但审查需要更加严格。”

“第四,规则底线:绝对服从核心管理。”陈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所有被招募者,必须明确理解并无条件接受一个前提——堡垒以及‘守望者’势力的最高决策权、军事指挥权、核心资源分配权,归属于我们陈家。他们可以提出建议,可以凭借贡献获得地位和资源,但绝不能挑战核心权威,绝不能破坏内部团结。任何试图拉帮结派、散布谣言、质疑核心决策的行为,都将被视为背叛,后果只有一种。”

他没有明说后果是什么,但在场所有人都清楚那意味着什么。这是维持势力纯洁和统一的铁律。

“第五,流程保障:严格审查与循序渐进。”陈雪将讨论结果汇总成流程,“初步接触与信息收集 -> 背景调查与初步筛选 -> 设置观察期与小型考验 -> 正式引入外围(如前哨站)进行更长期观察 -> 根据表现逐步提升权限和信任等级。整个过程必须由我们核心成员严格把控。”

标准一条条被明确下来,清晰而苛刻。这绝非普通人能够轻易达到的门槛。

李秀娟轻轻叹了口气:“条件是不是太严了?会不会……很久都招不到人?”

陈默看向母亲,语气缓和但坚定:“妈,宁缺毋滥。‘磐石’可以空着,也绝不能让它成为隐患的温床。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够长久生存、发展的家园,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从内部崩溃的散沙团体。每一个加入我们的人,都应该是能够共同抵御风雨的同伴,而不是需要时刻提防的潜在敌人。”

陈建国拍了拍妻子的手:“默娃说得对。我们现在有这个底气和时间,去精挑细选。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啊。”

最终,全家一致通过了这套以“价值、品性、家庭、忠诚、流程”为核心的招募标准。陈雪将其整理成详细的《“守望者”外围成员招募与管理条例(试行)》,作为未来行动的准则。

标准已然确立,如同竖立起一道高高的门槛。接下来,就是按照这套标准,去茫茫废土中,寻找那些符合要求、能够与他们并肩而行的“同行者”了。而第一个目标,陈默心中已有了初步的人选——那位独自在附近山区挣扎求生、品性刚正的老兵,老周曾经的战友。这将是对这套标准的一次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