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你们抢的是钥匙(2 / 2)

【建议行动】:启动“三钥幻局”第二阶段

她指尖轻点心核,低语如风:“还不着急点亮。”

远处,洛阳的喧嚣仍在继续。

而在某片焦土之上,一根锈铁支架斜插于地,像是不肯倒下的脊梁。

第187章 光的重量

洛阳东市,学堂废墟如被巨兽啃噬过的残骸,焦木横陈,砖石碎裂。

唯有中央一根铁架孤悬不倒,锈迹斑斑却笔直如脊,仿佛在向天地宣告:火可以焚屋,却烧不尽光。

清晨,薄雾未散,一个瘦小身影悄然出现。

小石头背着工具袋,赤脚踩过瓦砾。

他没看四周狼藉,只径直走向那根铁杆,从包中取出齿轮、链条与一副踏板装置——正是昨夜从灰烬里一寸寸扒出来的脚踏发电机残件。

他蹲下身,用磨钝的刻刀一点点清理轴心碳垢,指尖冻得发紫,动作却稳如机括校准。

半个时辰后,灯亮了。

昏黄油灯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脏。

小石头坐在灯下,仰头望着那缕微光,一言不发。

他的脸上没有悲愤,也没有得意,只有一种近乎机械般的专注——如同墨七弦调试第一台自驱傀儡时的眼神。

第二日,灯仍亮。

第三日,断秤翁来了。

老药铺掌柜拄着乌木杖,步履蹒跚地穿过废墟。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袍,手里攥着那把用了三十年的戥子,银钩寒光凛冽,似要称尽世间虚实。

他在灯前站定,眯眼打量那盏油灯,又低头盯着灯柱底座上模糊的铭文。

“值多少铜?”他终于开口,声音干涩,“能换几味‘启智散’?”

小石头没回头,只继续踩动踏板。发电机吱呀作响,灯光忽明忽暗。

良久,他忽然抬头:“你能称出光的重量吗?”

断秤翁一怔。

风停了一瞬。

远处巷口,孩童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列队而来,每人手中捧着一具粗糙的铜尺模型——那是用熔毁的铜钉残片铸造的“衡心尺”,象征共学派所倡之“公平测度”。

他们围灯而立,齐声诵读:

“《共学律》第一条:凡授业者不得藏技,凡求知者皆可登堂!”

声音稚嫩却坚定,如春雷滚过焦土。

断秤翁的手开始颤抖。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戥子,这曾是他衡量天下价值的尺度,如今却轻得像片枯叶。

他缓缓蹲下,将戥子放在尘土中,低声道:

“我这一辈子……都在称别人的东西。”

他顿了顿,眼眶泛红。

“忘了自己也会发光。”

夜深,月隐云后。

一道黑影掠过残垣,无声落地——墨七弦来了。

她穿行于废墟之间,脚步轻如数据流滑过电路。

她在小石头栖身的小棚外停下,掀开破帘。

少年蜷睡在草席上,掌心紧握那枚启智铜钉,指节泛白,仿佛那是唯一能抓住的世界支点。

她没有夺走它。

而是俯身,以指尖蘸取一点星髓粉,在他掌心缓缓写下七个字:

真正的钥匙,是用来打开别人的锁。

字迹渗入皮肤刹那,她脑中“裂痕图谱”轰然扩展!

视野骤变——万千持钉者的影像在意识中浮现,他们头顶浮现出扭曲光晕:有人猩红如血焰,是贪婪在燃烧;有人幽蓝似寒冰,乃恐惧冻结神识;更有紫黑翻涌者,已被门阀秘术污染心智……

唯独小石头,心绪澄澈如镜湖无波。

更惊人的是,他的思维频率竟与她二十年前推演“通用机械语言”时的脑波完全同步——误差小于0.03赫兹。

“找到了。”她凝视少年沉睡的脸,眼中第一次闪过近乎温柔的波动。

这不是继承者,这是共鸣体。

是文明编码重启所需的原始频率载体。

她吹灭烛火,身影悄然融入夜色。

而在南方荒岭深处,一座掩埋于乱坟之间的星髓灯残骸,蓝光微微一颤。

系统日志自动更新:

【检测到本源共鸣】

【协议激活倒计时重启】

【目标序列锁定:传承重构者-小石头】

【下一阶段指令缓存中……】

风起于废墟之上,带着未尽的火种与新生的频率,悄然北上。

某座边陲城楼的了望台,一只信鸽悄然落下,爪间缠着半片焦纸。

守夜兵拾起一看,纸上仅有一行娟秀小字,墨色如血:

“北境有光,照见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