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 > 第86章 你们烧了我的手稿

第86章 你们烧了我的手稿(2 / 2)

夜,密信送达肃王府。

仅八字:

“风即代码,民为载体。”

萧无咎凝视良久,提笔批复:

“准其行,护其众,隐其名。”

然后闭目靠向椅背,嘴角微扬。

而他此生第一次,不再试图掌控棋局——

而是选择,站到了那个无法被掌控的女人身侧。

下一章预告:

当“风之书”传至皇城,皇帝震怒,下令掘地三尺搜捕墨七弦。

萧无咎奉旨“围剿”,亲率铁骑压境。

却在天工墟废墟前,收到一封来自地底的密函——

“若你真想擒我,不妨先看看这座山……为什么会自己走路。”第87章:风中密语,三人成城

南城的夜,静得反常。

没有打更声,没有犬吠,连巷口卖馄饨的老汉也早早收摊离去——整座城仿佛被无形的手捂住了嘴。

然而在这死寂之下,三条隐秘的轨迹正悄然交汇于一座摇摇欲坠的百年危宅。

西街尽头,盲女三更子赤足踏过青石板,耳廓微动,捕捉着风铃残响的每一丝颤音。

她手中攥着一串铜片,用细线悬挂在竹架上,随步伐轻轻晃荡。

“第三频段共振……偏移0.3赫兹。”她喃喃自语,指尖抚过刻痕,“不是风乱,是人在说话。”她已连续三夜蹲守城东断墙下,以耳代目,将那“会呼吸的文字”译成脉冲节律。

今夜,她终于拼出了那段隐藏在风蚀图纹后的音频密码——一组嵌套式傅里叶变换基频。

与此同时,北市账房铁算盘蹲在陶坊废墟里,正用炭条在泥地上画出诡异曲线。

他白日里偶然发现,那些随风飘落的碎陶片,在特定区域形成了规律性堆积。

“这不是风力分布……是驻波节点!”他猛地抬头,眼中精光暴涨,“有人用声波控尘,借地形反射构建了信息场!”他翻出私藏的《测地志》,逆推出声源坐标,指向南城某点。

而城南花市,卖花女白雀儿正伏在油灯下,一笔一划描摹着手中的残图。

那是她从一名抄书童子手中换来的“风中文”,旁人只当是鬼画符,她却一眼认出这是某种传动机构的剖面示意。

她不懂术语,但常年摆弄花车机关,对力矩与咬合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

七次推演后,她剪下三片铜箔,折成螺旋状卡榫——只要嵌入特定角度,便能还原出一个完整的能量导流腔体。

三更刚至,三人几乎同时踏入危宅小院。

月光惨淡,照见彼此手中的装置:一片共振铜膜、一块波导陶基、一枚折叠铜芯。

他们尚未开口,手指却已不由自主地靠近——咔哒一声轻响,三件零件竟如磁引般严丝合缝地扣合在一起!

“这……”三更子指尖触到接缝处微弱的震颤,“它在……读我?”

话音未落,整栋房屋忽然剧烈晃动!

梁柱发出呻吟,瓦砾簌簌落下,围观百姓惊叫四散。

可就在震动达到顶峰时,一切又戛然而止,仿佛大地吸走了所有动能。

死寂。

然后——

一阵风掠过院中水缸,卷起几片残瓦,轻巧地敲击缸沿,发出清脆三响:叮、叮、叮。

人群屏息。

三更子却笑了:“是她……她在回应我们。”

此刻,天工墟观工阁内,墨七弦闭目端坐,额角一道幽蓝纹路忽明忽暗。

她的神经接口正接收来自南城的数据回传——三股独立思维路径,跨越身份、感官与知识壁垒,在同一时空锚点完成逻辑闭环。

【检测到群体认知偏差>87%,启动‘逻辑锚定’模式】

冰冷提示在意识深处亮起。

她感到一股清明如刀锋劈开混沌,无数原本杂乱无章的民间反馈信号,瞬间被纳入统一的认知框架。

“原来如此。”她睁开眼,唇角微扬,“当个体无法被压制,就让他们成为网络的节点。”

她不再需要亲自传授。风已成信道,民即终端。

而在地心深处,一座尘封万年的“终焉镜室”中,投影微微震颤:

【最终协议加载进度:33%】

【检测到分布式认知抵抗网络形成——威胁等级:橙】

寂静中,一道机械音缓缓响起,仿佛远古意志的低语。

此时,远在工部旧坊的断指生站在一堆烧焦图纸前,手中握着一块刚刚测绘出的谐振抵消阵图样。

他盯着那完美平衡的波形曲线,忽然冷笑出声。

“好个墨七弦……你以为点燃的是火种?”

他将图纸狠狠拍在案上,眼中燃起狂热与怨毒交织的火焰。

“你放出来的,是群疯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