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朝阳穿透林间的薄雾,将金色光芒洒在宁安支队临时开辟的演练场上。场边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支队长李满仓、指导员王向阳,以及几位闻讯赶来的兄弟部队代表正襟危坐,目光聚焦在场中那支精神抖擞、队列严整的小部队身上。
今天是教导队第一期学员结业汇报演练的日子。经过数月近乎严苛的淬炼,这批由林锋亲手打磨的“雪原利剑”,即将向首长和同志们展示他们的锋芒。
林锋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腰杆挺得笔直,站在队列正前方。他目光扫过一张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坚定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从最初的茫然、不适,甚至抵触,到如今眼神里透出的沉稳、自信与杀气,其间的蜕变,他既是设计者,也是见证者。
“立正!”林锋声音洪亮,穿透晨霭。
“唰!”近百人的队伍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人,脚步声沉闷有力,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简单的报数、整队后,演练正式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单兵战术技能展示。
狙击小组在水生低沉的口令声中,如同猎豹般散开,利用地形地物,迅速构筑起简易射击阵地。伪装网、枯枝败叶在他们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片刻之间,狙击手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非事先知道位置,几乎难以察觉。
“前方三百米,隐显靶,风速二级,间断出现!”观察员报出参数。
几乎在靶标出现的瞬间,“砰!”“砰!”几声经过处理的沉闷枪声响起,远处代表敌军头目和机枪手的靶标应声而落,精准利落。观礼台上传来几声低低的惊叹。
紧接着是爆破演示。李根壮带领的爆破组,在模拟的“敌军据点”外围,演示了多种爆破方式。计算精准的集团装药瞬间将一道土木结构的矮墙撕开缺口;灵巧设置的绊发、压发诡雷(训练用,无真实装药)在演示区域接连“炸响”,看得人心惊肉跳。他们动作迅猛,配合默契,对炸药威力和爆破时机的掌控,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渗透与侦察科目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由孙大勇、赵小川、王猛等骨干带领的突击小组,在复杂地貌中时而低姿匍匐,时而快速跃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阴影和障碍,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警戒线。他们用手语进行沟通,行动如行云流水,成功“摸”掉了数个明暗哨,并绘制出了详细的“敌”兵力部署草图。
最后的高潮是连排级战术对抗演练。
林锋将教导队分为红蓝双方,模拟遭遇战与拔点作战。没有预演,只有设定的初始态势和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