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队内部的熔炼渐入佳境,但林锋深知,训练场上的精兵强将,必须经过真实战火的洗礼才能蜕变成真正的尖刀。机会很快到来。
支队部接到地方民兵送来的情报:一股约三十余人的国民党杂牌武装(实为收编的土匪),盘踞在距离教导队驻地约四十里外的一个叫“靠山屯”的村庄,征粮派款,欺压百姓,甚至杀害了两名不愿交粮的农会干部,气焰嚣张。这股敌人战斗力不强,但熟悉地形,据点设在屯子里,有简单的工事。
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商量后,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教导队,作为一次难得的实战检验。
任务下达,教导队上下群情振奋,摩拳擦掌。林锋却异常冷静。他没有急于出动全部人马,而是精心挑选了一个加强排的兵力,由表现优异的孙大勇担任临时排长,成员则混合了侦察、狙击、爆破等各小组的骨干,以及像赵小川、王猛这样有特点的学员。他要的不是简单的歼灭战,而是一次全方位的实战考核。
战前,林锋组织了一次详细的沙盘推演。
“目标,靠山屯。敌情,三十余人,轻武器,据守村内院落。地形,村庄背靠小山,前方有开阔地。”林锋用木棍指着沙盘,“强攻,伤亡大,且容易让敌人溃散,达不到锻炼效果。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干净利落地解决战斗,同时检验各科目训练成果。”
他看向赵小川:“赵小川,如果你是突击组长,如何选择渗透路线?”
赵小川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沙盘,手指划过一条迂回到村后小山的小路:“连长,我认为应该利用夜色,从后山潜入,避开正面开阔地。这里林木茂密,便于隐蔽。”
“嗯,思路正确。王猛,你熟悉山林,由你带侦察小组前出,摸清后山小路是否有暗哨,选择具体渗透点。”
“是!”王猛瓮声应道,眼中闪着猎手的光。
林锋又看向爆破手出身的学员李根壮:“如果敌人龟缩在坚固院落里,如何最快破门?”
李根壮比划着:“计算好药量,用集团装药炸开院门门轴,或者用竹竿顶送炸药包到墙根。”
“可以。但要精准,不能伤及可能被关押的群众。狙击组,”他转向水生挑选出的几名“鹰眼”,“你们的任务是占据后山制高点,负责监视全村,优先狙杀试图反抗的敌人头目和机枪手,掩护突击组行动。”
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推演和问答。林锋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眼前的实际敌情、地形紧密结合,让学员们真正理解为何要这样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