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屏住呼吸,枪口对准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马达声越来越近,一道昏黄的光柱刺破雾气,在水面上扫来扫去。一艘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旧式巡逻汽艇,引擎轰鸣着从不到百米外的河道主航道上驶过。艇上几名士兵的身影隐约可见,似乎还在懒散地交谈,探照灯漫无目的地晃动着。
幸运的是,他们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这种偏僻的小河岔上。汽艇并未停留,轰鸣声逐渐远去,光柱也消失在雾气中。
直到声音彻底消失,船上所有人才缓缓松了口气,紧绷的肌肉稍稍放松。刚才那一刻,若是被发现,在这开阔水面上,他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妈的,这帮家伙鼻子真灵!”水生低声骂了一句。
“是冲我们来的,还是例行巡逻?”“夜莺”冷静地问道。
“说不准,”“船老大”面色凝重,“可能是收到了加强巡逻的命令。接下来更要小心了。”
林锋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船夫的肩膀,示意继续前进。他的眼神更加警惕。追捕的网已经开始收拢,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小船再次悄无声息地驶出芦苇丛,继续它的使命。
又经过近一个小时提心吊胆的航行,期间又避开了两次可能的巡逻队,天色开始蒙蒙亮时,小船终于在一个极其隐蔽的、长满灌木的河湾处靠岸。
“到了,”“船老大”松了口气,“前面不远就是‘三棵树’交通站,那里相对安全,可以稍作休整,换陆路继续走。”
一名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农民打扮的汉子早已等在岸边,再次核对暗号后,迅速引领他们离开河岸,钻进一片桑树林,七拐八绕后,来到一个看似普通的农家院落。
院门悄无声息地打开又关上。院子里,一位中年妇女(交通站负责人)已经准备好了热水、简单的食物和干净的衣物。
“同志们辛苦了,快吃点东西,处理一下伤口,换身衣服。”妇女话语简洁,眼神却透着关切和干练,“只能休息两个小时,然后必须出发。下一段路是旱路,要穿过一片‘白区’,不太平。”
林锋感激地点点头。他知道,这种短暂的休整弥足珍贵。队员们默默接过食物和水,检查装备,处理一路上被芦苇刮破的细小伤口,换上当地百姓的衣服,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扎眼。
林锋站在院墙边,透过缝隙观察着外面寂静的村庄。阳光逐渐驱散晨雾,但空气中的紧张感并未减少。这条地下交通线,每一站都是生命线,也是风险点。他回头看了看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的队员们,心中清楚,穿越这条线的,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更是他们所带来的战斗经验、战术理念,以及一份投向光明的坚定信念。
短暂的休整结束后,他们将再次融入这片土地的褶皱之中,向着北方,继续这场沉默而坚定的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