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堂里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赵老栓拍着我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好小子,有你的!今儿要是没有你,指不定被柳长风那帮人带偏了!”
我松了口气,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感觉它好像微微发热——难不成这玩意儿还能感知我的情绪?正想着,耶律齐帮主朝我招了招手:“林越,你跟我来一趟。”
我跟着耶律齐进了后堂,这是间不大的屋子,墙上挂着幅《襄阳城防图》,桌上摆着几封书信。耶律齐指着椅子让我坐,开门见山地说:“你今儿在大会上说的话,很有见地。尤其是‘保持独立,灵活抗蒙’的想法,比不少老舵主都想得透彻。”
“弟子只是实话实说。”我赶紧站起来,“都是从古籍和分舵的经历里琢磨出来的。”
耶律齐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块刻着“副舵主”字样的铁牌:“南舵是咱们丐帮的重要分舵,赵老栓年纪大了,身边需要个得力的帮手。我决定晋升你为五袋弟子,任命为襄阳南舵副舵主,协助赵老栓管理南舵事务,你可愿意?”
我又惊又喜,赶紧跪下磕头:“弟子谢帮主提拔!弟子一定尽心尽力,不辜负帮主的信任!”
“起来吧。”耶律齐扶起我,“南舵靠近襄阳城外围,蒙古要是攻过来,南舵就是第一道防线。你年轻,脑子活,又懂些新法子,正好帮赵老栓好好整顿南舵的防务。”
我刚要道谢,就见方鹤鸣长老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卷轴:“帮主,林越,你们都在正好。”他把卷轴递给我,“这是我从传功堂的古籍里找到的,关于青铜丐钵的线索。”
我接过卷轴,展开一看,上面画着个跟我的青铜丐钵一模一样的器物,旁边写着几行小字:“传功钵,丐帮初代信物,遗失于北宋末年。欲解其秘,需寻三大线索,其一在江南苏州分舵,藏于寒山寺钟楼之下。”
“苏州分舵?”我心里一动,想起之前在传功堂,方鹤鸣长老说过青铜丐钵可能是初代传功钵,“长老,这线索靠谱吗?”
“应该错不了。”方鹤鸣点点头,“这是南宋初年丐帮掌钵龙头留下的手札,上面明确写着传功钵的第一个线索在苏州。不过苏州分舵现在由净衣派的钱坤掌管,你去的时候,得多加小心。”
耶律齐也叮嘱道:“苏州是江南的富庶之地,也是蒙古和朝廷都想拉拢的地方。你去苏州寻找线索,切记不要声张,要是被净衣派或其他势力察觉,怕是会惹来麻烦。等你在南舵熟悉了事务,再找机会去苏州不迟。”
我把卷轴收好,郑重地说:“弟子记住了。弟子先把南舵的事务打理好,再慢慢寻找线索,绝不会给丐帮惹麻烦。”
从后堂出来,夕阳已经西斜,议事堂的舵主们都散得差不多了。赵老栓正等着我,一见我出来就迎上来:“咋样?帮主找你干啥?”
“帮主提拔我当南舵副舵主了。”我笑着晃了晃手里的铁牌。
“太好了!”赵老栓乐得拍了我一下,“有你帮衬,俺这南舵的日子就能好过些了!走,俺请你去街口的张记酒馆喝酒,好好庆祝庆祝!”
我跟着赵老栓往酒馆走,街上的丐帮弟子见了我,都恭敬地打招呼——五袋副舵主的身份,在丐帮已经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心里暗暗盘算:南舵的事务、苏州的线索、还有即将到来的蒙古威胁,往后的日子,怕是不会清闲了。但不管咋样,我既然来了这个时代,就得守住丐帮的草根本心,守住襄阳的百姓,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历史,也值了。
张记酒馆里,赵老栓点了两斤白酒,一碟花生米,一盘酱牛肉。酒过三巡,赵老栓拍着我的肩膀说:“林越,你是个好苗子。南舵的弟子大多是苦出身,跟着俺没少受委屈。往后你当了副舵主,可得多替弟子们着想,别学那些净衣派的人,忘了自己是啥出身。”
“舵主放心,弟子不会忘。”我举起酒杯,“俺也是从底层过来的,知道乞讨的苦,知道百姓的难。往后南舵的事,还得靠舵主您多指点,咱们一起把南舵管好,把弟子们照顾好,等着蒙古人来,咱们也好跟他们好好比划比划!”
赵老栓哈哈大笑,跟我碰了碰杯:“好!说得好!来,干了这杯!”
我仰头把酒喝干,辛辣的白酒滑过喉咙,却让我心里热乎乎的。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襄阳城的街头亮起了灯笼,偶尔传来几声丐帮弟子的吆喝声。我知道,从明天起,我就是南舵副舵主林越了,新的担子,已经扛在了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