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干掉那朵白莲花(23)(1 / 2)

王大河是个坏心眼的,坏笑的凑到三位正在地里劳作的知青跟前,有些挑事的说道:“周知青还有两位郭知青,你们咋不去山上挖药?”

村里谁不知道王大河是个啥德行,他这张嘴就放不出什么好屁来,要不是他有个在村里当会计的爸,三天两头挨打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爸这几天在家里给村里人算药钱,过两天就得给村里人分钱咯~”

王大河唱着独角戏,埂上继续叨叨。

“你们猜我上个月挣了多少?我觉得能有个二十多块,我问我爸,他都不告诉我的,我猜不少,嘿嘿~”

说了半天,王大河得不到一点回应,他也觉得有些没意思了。

“刚挖了一下午的药,我回家吃饭咯~”说着迈着六亲不认的步子往家走。

聒噪的人走了,田里一片寂静,除了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其他什么也没有。

“你们说,我们要是也上山挖药……”郭羽欲言又止许多次,终于说了出来,但他自己心里也感觉没底。

不是怕村里人不让他们上山采药,这座山是属于他们村的地盘,自从村民们全员挖药以来,这座山就禁止别村人进入。

他们虽然不是村里人,但也是来这下乡助农的知青,村里不至于连这点格局都没有。

还是那句话,他们逝去的面子,在隐隐作祟。

“算了吧,别把咱们最后的脸都丢没了。”周忠语气沉闷。

“早就没了。”郭明暗自嘀咕。

虽然说人是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但他们不但赚不到钱,还想把别人的饭碗打翻。

在村民们面前不止一两次的唱衰他们,当初说的有多神采飞扬,现在就有多萎靡不振。

但这种状态是限定版,毕竟当初的话早就放出去了,自己不能打自己的脸。

于是在村民们的面前,他们浑身使不完的牛劲,每天在地里干活,能拿十个工分,有时候甚至能拿到十二个工分。

路上遇到从山上挖药下山的村民们,也是积极打招呼,做足了为了理想报效国家下乡支援贫下中农的优秀知青形象。

贫下中农?

现在谁有他们贫啊?

三人积极向上的干完地里的活,拿了十个工分,带着笑容回到了知青院,刚进院子,脸瞬间垮了,写满了疲惫。

村民们都是干完地里的活才上山挖药的,他们尚且活力满满,动力十足。

怎么他们三个人仅仅是在地里干活,就累成狗一样呢?

没有人给他们解答。

时间很快就到了1977年。

这是关键性的一年。

这一年里,叶慕青在村里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动员村里人在山上开辟了好几块地,用来种草药。

如果不补充,一味的索取,这座山就算资源再丰富,也有被薅干净的那天。

村民们对以叶慕青为首的四人组很信服,他们就是缺一个这样有能力有魄力,还有决策力的人来领导。

时间证明,叶慕青所做的决策没有错误。

不到两年时间,他们村已经实现了全民富裕,不说家家户户,也有至少一大半的村民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