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林冲君 > 第424章 致新之歌阐妙理 阴阳推故启大造

第424章 致新之歌阐妙理 阴阳推故启大造(2 / 2)

基量有穷

予之而不能多受也

又其既则散灭矣

衰减之穷与而不茹

则推故而别致其新也”

(笔锋一转,指出盛极而衰是必然。根基能量有限,无法无限承受赋予。直至最终散灭。然而,正是这衰减到极致、无法再容纳旧有形态之时,便是 “推故而别致其新” 的契机!此句石破天惊,点明“散灭”并非终结,而是孕育“新”的开始。)

“由致新而言之

则死亦生之大造矣”

(由此“致新”的角度来看,那么死亡(旧形态的终结)也不过是生命(新形态)宏大创造过程的一部分!将“死”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然而合事近喜离事近忧

乍往必惊徐来非故

则哀戚哭踊

所以留阴阳之生

靳其离而惜其合”

(然而,人情倾向于聚合(喜)而担忧分离(忧),骤然的逝去必引震惊,缓慢的变化亦非原貌。因此,哀伤哭泣,是人类试图挽留阴阳生机,吝惜其分离、珍惜其聚合的自然情感。)

“则人所以绍天地之生理

而依依不合于其常者也”

(这正体现了人类承续天地生生之理,却又对那(推故致新的)“常道”依依不舍、难以全然契合的矛盾状态。)

“然而以之为哀而不以之为患

何也

哀者必真而患者必妄也”

(最后,阐明关键态度:可以为此感到悲哀,却不应为此忧患过度。为何?因为 悲哀源于真实的情感(对逝去的痛惜),而过度忧患则往往源于对变化规律的抗拒,是虚妄之念!)

歌声落下,殿内一片肃然。刘混康此歌,以宏大的宇宙观为背景,将万物生灭阐释为一个“推故致新”的永恒过程。他并未否定情感的真实(哀),却严厉批判了固步自封的虚妄(患)。这既是对朱熹“生而有者非妄而必真”思想的延续与深化,更是明确指出了在认识规律(求真)之后,必须顺应并主动参与这“推故致新”的大化流行,方能真正契合天道,开创未来。

“求真以致新,”刘混康环视群臣,目光湛然,“此乃朕对诸卿,亦是对这天下万物的期许。望我朝文武,皆能以此自勉,不泥于古,不惑于妄,勇开新局,共铸盛世!”

一场以求真为始,以致新为趋的文化运动,由此被注入了更为强劲而明确的动力。无形的无无能量网,似乎也因这“致新”之念的勃发,而涌动起更加活跃、更具创造性的波澜。朝野上下,一种破旧立新、开拓进取的氛围,开始悄然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