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69章 第48种死法:绝食殉情的朱见深

第169章 第48种死法:绝食殉情的朱见深(2 / 2)

“首先遭遇冲击的,是朱见深的结发妻子,吴皇后。”朱迪钠展示了后宫冲突的场景,“吴皇后年轻气盛,依仗皇后身份,对跋扈的万贵妃执行宫规,加以杖责。这一下,如同捅了马蜂窝。”

画面中,朱见深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完全不顾结发之情和皇后体统。

“他不顾母亲周太后的强烈反对,更无视朝臣的劝谏,毅然下旨,以‘举动轻佻,礼度率略’的模糊罪名,将立后仅一个多月的吴皇后废黜,打入冷宫!”“历史见证者”发弹幕道,“这简直是为了万贞儿,直接向自己的母亲和礼法制度宣战了!”

“这还没完,”朱迪钠继续道,“在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朱见深对万贞儿的保护欲和占有欲达到了顶峰。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就是让这个陪伴他半生、被他视为生命支柱的女人,生下帝国的继承人。”

“因此,在万贞儿生育之前,宫中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天幕上,宫廷记录显示,其他妃嫔即便怀孕,也往往莫名流产或婴儿早夭。“尽管史无明证,但后世普遍认为,这是万贵妃为了确保自己率先诞下皇子,利用皇帝的纵容和自身的权势,对后宫进行的残酷控制和清洗。然而这真是万贵妃所为吗,恐怕更可能是明宪宗的意思,只是后世写史书的人将罪名扣在了万贵妃头上......”

“这种扭曲的、充满占有欲的‘守护’,一直持续到成化二年,万贵妃终于为时年十九岁的朱见深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画面中,朱见深狂喜,立刻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昭告天下,将此子立为皇太子。

“然而,命运弄人,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皇长子,不到一年便夭折了。”朱迪钠语气沉重,“这对朱见深和万贞儿都是巨大的打击。万贞儿年近四十,从此再未生育。”

“或许是因为继承人的压力,或许是因为对万贞儿独占的执念随着儿子夭折而有所松动,从此以后,朱见深才开始广纳妃嫔,子嗣也渐渐多了起来。”但所有人都知道,无论后宫有多少年轻貌美的女子,万皇贵妃的地位和皇帝的专宠,从未动摇。

“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薨逝,时年五十八岁。”

天幕上,朱见深抱着万贵妃的遗体,痛哭失声,形同槁木。

“得知消息的朱见深,如同被抽走了魂魄,他喃喃自语:‘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

“此后,这位时年四十岁的皇帝,便开始了他决绝的绝食殉情之路。他拒绝进食,身体迅速垮掉。无论皇子大臣如何哀求,他都无动于衷。”

画面中,朱见深躺在龙榻上,形容枯槁,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仿佛在追寻那已经逝去的光。

“最终,在万贵妃去世后仅仅几个月,明宪宗朱见深,便追随他一生挚爱而去。他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践行了他对那段跨越了年龄、地位,始于微末、贯穿一生的感情的最终承诺。”

“而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尾声。”朱迪钠在章节最后补充道,“尽管万贵妃在世时权倾后宫、树敌众多,尽管史书对她的评价多以‘骄横’、‘善妒’、‘迫害皇嗣’为主,但她的身后事,却得到了最终的尊重。”

“继承皇位的明孝宗朱佑樘,这位童年备受万贵妃迫害、甚至生母纪淑妃之死也与万氏脱不了干系的皇帝,在如何处理万贵妃安葬的问题上,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厚与对父皇意愿的尊重。”天幕上显示了明孝宗的诏书。

“他力排众议,坚持遵循父皇朱见深的遗愿,将万贵妃以皇贵妃之礼,隆重安葬,并且将其陵墓紧挨着明宪宗朱见深的茂陵。”

“生同衾,死同穴。明孝宗以这种方式,成全了父亲一生至死不渝的执念。也让万贞儿,这个充满争议的女人,最终以她最在意的方式——永远陪伴在朱见深身边,为这段离奇而深刻的情感,画上了句号。”

奉天殿前,寂静无声。朱元璋、朱棣等人,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和不解,变为了一种深深的沉默。这份感情,扭曲、偏执,甚至带来了宫廷的腥风血雨,但其间的执着与最终的结局,却又带着一种令人无法轻易置评的悲剧力量。

奉天殿前,一片死寂。朱元璋的怒火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茫然和不可思议。他无法理解,也无法评价。朱棣和马皇后等人,也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一个还算英明的皇帝,最终却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只为追随一个比他年长十九岁的女人。这在大明皇室的死亡谱系中,留下了最为奇特,也最令人唏嘘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