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69章 第48种死法:绝食殉情的朱见深

第169章 第48种死法:绝食殉情的朱见深(1 / 2)

“家人们,今天我们讲述大明皇室88种死法的第48种,”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混合情绪——既有历史的凝重,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它不属于战乱,不属于政变,而是源于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情——绝食殉情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

天幕下,原本因为之前一系列闹剧而对后世子孙有些麻木的朱元璋、朱标、朱棣以及众勋贵大臣们,如同被冷水泼面,瞬间惊醒!

“什么?绝食殉情?”朱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皇帝?为了一个女人?”

朱元璋更是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写满了“不成体统”四个大字。皇帝,天下之主,竟为情自戕?这简直闻所未闻!

“要理解朱见深为何会走到这一步,我们必须回到他那无比坎坷的童年。”朱迪钠将画面切换到深宫之中一个惶恐不安的小男孩身上。

“他的父亲,是‘叫门天子’朱祁镇。土木堡之变时,他年仅两岁被立为太子。很快,父亲被俘,叔父登基,他的太子之位被废,贬为沂王。从云端跌落泥潭,宫中冷暖,人情势利,一个孩童在恐惧和歧视中长大。”

画面中,幼小的朱见深在冰冷的宫殿角落里瑟瑟发抖,周围的太监宫女眼神冷漠,甚至带着轻蔑。

“就在这无尽的黑暗和寒冷中,一个女子出现了。她叫万贞儿,时年十九岁,被孙太后派来照顾这个失势的小王爷。”天幕上,年轻宫装女子将小朱见深紧紧搂在怀中,替他挡住世间的恶意,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

“从此,万贞儿成了朱见深生命中唯一的光。”朱迪钠强调,“她不仅是他的保姆,更是他的保护神,是他情感的全部寄托。在他最卑微、最恐惧的岁月里,是这个比他大十九岁的女人,用她的身躯和全部心血,为他撑起了一片小小的、温暖的天空。”

“这种在极端困境下形成的依赖与情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分析师”发弹幕解读,“万贞儿之于朱见深,是母亲、是姐姐、是守护者,最终也成为他一生挚爱的恋人。这种感情,深刻入骨。”

就在这时,一条极其大胆的弹幕飘过,瞬间点燃了洪武时空的怒火。

“抛开身份地位不谈,单论感情的纯粹和深度,朱见深对万贞儿的依赖和爱,恐怕比太祖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还要深刻和极端!”

“放肆!!!”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勃然大怒,“混账东西!胡言乱语!” 他和马秀英那是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是开创天下的袍泽之谊,后世这小子的畸形恋慕,也配与之相提并论?

朱棣也皱紧了眉头,觉得这比喻实在荒谬。马皇后在一旁轻轻按住朱元璋的手臂,示意他稍安勿躁,但眼神中也充满了不解。

朱迪钠似乎预料到了这种反应,他平静地解释道:“这位网友的比喻或许不够恰当,但他想强调的是这种感情形成的特殊环境。太祖与马皇后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感情深厚自然毋庸置疑。但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是在他人格形成最关键的童年期,在极度缺乏安全感、濒临崩溃的边缘,由万贞儿一人强行注入的、唯一的生存能量。这种在绝境中熔铸的情感纽带,其强度和排他性,可能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画面随着时间流转,朱见深逐渐长大,最终在父亲复辟后重登太子之位,并最终继位为帝,即明宪宗。

“即位后的朱见深,展现出了不错的治国才能。”朱迪钠肯定道,“他平反了于谦的冤案,安抚了流民,重用贤臣,使得天顺末年的混乱政局得到稳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成化新风’。可以说,在明朝皇帝中,他算得上比较英明的一位。”

“然而,他一生最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他毫不犹豫地,将那个大他十九岁的万贞儿,册封为贵妃,并且终身专宠,无人能及。”

天幕上,已是中年妇人的万贵妃宠冠六宫,权势熏天,甚至到了能够左右朝臣任免、迫害其他妃嫔皇子的地步。而皇帝朱见深,始终对她言听计从,维护备至。

“朝臣屡次进谏,甚至以‘妖妃祸国’相谏,朱见深都置若罔闻。在他心中,江山固然重要,但万贞儿,是他生命的底色,是比江山更早存在、也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朱见深对万贞儿的宠爱,很快便超越了寻常的后宫界限,演变成一场场震动前朝后宫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