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41章 第41种死法:绝食都死不了的李景隆

第141章 第41种死法:绝食都死不了的李景隆(1 / 2)

天幕光华流转,主播朱迪钠的身影再次清晰出现。

“家人们,欢迎回来!咱们大明皇室八十八种死法的系列直播继续走起!”朱迪钠依旧是那副活力满满的样子,“今天要讲的这位主角,那可真是个人才,堪称大明版的‘不死小强’!他就是——在靖难之役中‘战功赫赫’的曹国公李景隆!”

天幕下,原本还沉浸在朱高煦“瓦罐鸡”结局震撼中的人们,精神不由得一振。李景隆?这个在建文朝屡战屡败、被戏称为“运输大队长”的家伙,居然也混进了“八十八种死法”的名单?而且听这意思,死得还挺……别致?

【熬夜冠军】:“李景隆?他不是早该在建文朝就被砍头了吗?居然活到了永乐朝?还混了个死法?牛啊!”

朱迪钠没有卖关子,直接切入正题:“关于李景隆的死亡时间和死法,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堪称一桩悬案。”

天幕上打出两行字:

说法一:死于永乐末年,即永乐二十二年,绝食十日而死。

说法二:永乐二十二年绝食十日未死,又顽强地活了七年,最终死于宣德六年。

“大家看出来了吧?”朱迪钠摊手,“这时间差可是足足有七年!而且死法都是‘绝食’,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成功。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个是真的呢?”

他接着解释道:“由于后来李景隆的后代在明世宗嘉靖朝又被授予了淮安侯的爵位,所以按照他们家族自己的记载,那必然是选择‘死于永乐二十二年,绝食而亡’这个听起来更悲壮、更有点‘忠臣’意味的版本。毕竟,祖宗的脸面还是要的嘛。”

【摆烂喵喵】:“懂了,家族美化史!必须得是忠烈死谏,不能是老死病榻,不然怎么对得起后来的平反和爵位?”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朱迪钠抛出了疑问。

就在这时,天幕上飘过一条来自后世网友的分析,Id名叫 “豆沙包馅饼”:

“按一些史料记载,李景隆是因为受了冤枉才绝食自杀的。但是,大家想想,早在永乐二年,李景隆这个被永乐帝亲口承认的‘靖难首功之臣’,就因为被弹劾‘图谋不轨’之类的罪名,被革职圈禁在家了!这才是他仕途和人生的真正重大打击!”

“如果他真那么刚烈,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以此明志,”豆沙包馅饼继续分析,“那他应该在永乐二年就被圈禁的时候,就直接绝食了!那才叫以死明志,性情中人!可他没有,他愣是在那高墙大院里,又安安稳稳地活了二十年!然后才在永乐末年突然想起来要绝食?这反射弧是不是长得有点离谱了?骗鬼呢?”

这条逻辑清晰的分析一出,天幕下顿时一片哗然。

【路人甲】:“有道理啊!受了委屈当场不死,憋了二十年才死?这委屈是陈酿的吗?越久越香?”

【大橘为重】:“哈哈哈,神特么‘陈酿的委屈’!网友真相了!”

奉天殿前,文武百官的表情都十分精彩。尤其是那些跟曹国公关系很好的功臣,对李景隆的“战绩”和为人更是心知肚明。

“这李景隆……当真是……”耿炳文真摇头,不知该如何评价。

“脸皮厚,吃得够,活得久呗!”旁边蓝玉低声嗤笑,“建文时丧师辱国没死,永乐时被圈禁也没死,绝食都死不了……真是个人物!”

“曹国公府这脸面,看来是打算硬撑到底了。”

就连龙椅上的朱元璋,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他对于这个李文忠之子本就观感复杂,如今听到其如此“坚韧”的生命力和其家族可能的美化行为,更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偏殿内的女眷们也是窃窃私语,对这位曹国公的“传奇”经历感到不可思议。

朱迪钠看着迅速增加的弹幕和讨论,总结道:“看来大家都觉得这事儿挺蹊跷。李景隆之死,恐怕不仅仅是简单的绝食明志,背后可能牵扯到更复杂的政治因素,或者,真的就只是家族为了颜面而进行的一次‘历史修订’。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