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门处车马辚辚,人声鼎沸。管家林之孝 带着一众小厮,正将打包好的各色礼物搬上马车。礼物皆用大红礼盒装盛,贴泥金签子,写明府邸、品名。小厮们两人一抬,脚步沉稳,不敢有丝毫晃动。
“轻着点!这里头是官窑瓷器!”林之孝高声提醒,转头又对一名伶俐小厮吩咐:“贵儿,你跟着去东平郡王府,务必面交王府长史,就说我们王爷问老王爷安好,一点年敬,不成敬意。”
“福儿,你去锦乡侯府,侯爷若不在,务必交到侯爷夫人手上,就说是我们王妃一点心意,给小姐们添妆。”
小厮们躬身领命,揣好对牌(身份凭证),随着马车依次离去。这一车车礼物,如同织就一张无形的关系网,维系着王府在京城盘根错节的势力。
申时,归朴堂回禀
紫鹃将一份誊写清楚的礼单底册呈给黛玉过目:“娘娘,各府年礼已按例备齐送出。另,皇后娘娘宫里的夏总管、贵妃娘娘身边的常嬷嬷,以及几位皇子府得脸的管事公公处,也都按往年的例,加了三分心意,已派人悄悄送去。”
黛玉细细看过,点了点头:“做得妥当。‘悄悄’二字,尤为要紧。” 她深知,这些宫里的“小鬼”,有时比主子更难缠,打点好了,能省去许多麻烦。
傍晚,下房杂役间
劳累一天的小厮丫鬟们聚在一起吃饭,话题自然离不开今日的“盛况”。
“好家伙!今儿可算开了眼!那送往王府的礼盒,摞得跟小山似的!”
“你懂什么!那叫‘礼尚往来’!咱们送出去体面,收进来的更不会差!”
“我听说,缮国公府今年好像……没在单子上?”
“嘘!小声点!那是老黄历了!缮国公家道中落,王爷早就不走动了……”
“还是咱们王府气派!瞧今天那阵势!”
华灯初上,水溶书房
水溶听完裘世安的回禀,淡淡“嗯”了一声,目光落在窗外渐浓的夜色上。这年节走礼,看似繁文缛节,实则每一步都是算计,每一份礼物都是筹码。他转身对侍立一旁的暗卫首领低声道:“景琰,这几日,各府收礼后的反应,尤其是三皇子、五皇子府,仔细盯着点。”
“属下明白。”
小结:
北静王府的年节走礼,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王妃黛玉对礼单品类的斟酌取舍,到王爷水溶对礼单轻重的微妙调整,再到下人们为准备礼物而忙碌奔波,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权力、地位、人情的精密计算。这不仅是物质的流动,更是信息的传递、态度的表明和联盟的巩固。府邸的荣光与地位,就在这一份份看似寻常的年礼中,被无声地确认、强化,或悄然改变。而对于府中的小人物而言,这庞大的走礼工程,既是他们辛苦劳作的源头,也是他们窥探府外风云、感知自身归属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