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影业(美国)成立后的第三个周一,洛杉矶总部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与紧张交织的气息。张承璇将一份《好莱坞报道者》甩在桌案上,头版标题格外刺眼——《迪士尼入局东方神话:斥资15亿打造“中国史诗宇宙”》。“迪士尼上周已经和三家中国神话IP版权方接触,重点瞄准了《封神演义》,他们的计划是拍‘西方视角的东方神话’,由《加勒比海盗》的编剧团队操刀。”她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在场的核心成员,“这是我们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正面对手,也是检验‘差异化策略’的试金石。”
张承衡指尖敲击着桌角的《封神演义》线装本——这是故宫文创赠送的清代刻本,扉页上有文化顾问团队的批注。“西方视角的东方神话?”他嗤笑一声,翻开书页指向“哪吒闹海”的插图,“迪士尼拍《花木兰》时,把‘替父从军’改成了‘为证明自我’,丢了文化根脉。《封神》的核心是‘天道轮回’与‘人文觉醒’,不是换身古装的超级英雄故事。”他抬头看向吉尔·内特,“通知版权方,我们现在就飞北京,亲自谈《封神演义》的海外改编权。”
北京的版权方会议室里,迪士尼的代表刚走,留下了一份厚厚的合作方案——1.2亿美元版权费,承诺全球发行渠道全覆盖,附带迪士尼乐园的“封神主题区”开发计划。当张承衡带着故宫文创院长和北大历史系教授走进来时,版权方负责人李总脸上带着难色:“张总,迪士尼的条件很诱人,而且他们的IP运营能力有目共睹。”
张承衡没急着谈钱,而是让教授展开带来的文物复制品——商代青铜鼎上的饕餮纹拓片、周代玉琮上的云雷纹图谱。“《封神》里的‘阐教截教之争’,本质是商代神权与周代人文的碰撞,”教授指着拓片,“比如哪吒的‘莲花化身’,不是简单的复活,是‘去神化’的人文觉醒,这和《流浪地球》的‘人类自救’内核一脉相承。”故宫院长补充道:“我们已经联合北斗影业做了半年的文化考据,小到服饰的纹样,大到朝歌的建筑,都有文物佐证,迪士尼的方案里,还把妲己的服饰画成了唐代襦裙。”
张承衡适时抛出核心方案:“版权费1亿美元,但我们承诺‘三重保障’:第一,文化顾问团队全程跟进,确保改编不偏离内核;第二,《封神》海外版将与《流浪地球3》做彩蛋联动,比如在太空舱里发现商代的天文仪器,形成‘古今科幻’呼应;第三,把版权费的20%注入‘科幻青训基金’,拍一部《封神》科普动画,让中国孩子先懂自己的神话,再走向世界。”李总翻看方案里的动画脚本,看到李佳琪等青训孩子的参与名单,当即拍板:“就选北斗,你们不是在买IP,是在养IP。”
消息传回好莱坞,迪士尼CEO鲍勃·伊格尔在内部会议上摔了方案:“我们输在了‘懂’上。”而北斗影业的庆功宴上,张承衡举起酒杯:“迪士尼以为东方神话是‘异域猎奇’,但我们知道,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根脉。我们赢的不是版权,是‘更懂中国故事’的底气。”吉尔·内特笑着附和:“我已经和编剧团队聊了,《封神》海外版不会把姜子牙写成‘东方梅林’,而是突出他‘顺天应人’的政治智慧,这比魔法故事更有深度。”
庆功宴的余温还没散,新的危机就找上门来。特效总监马克·安德森敲开张承衡的办公室,手里捏着迪士尼的offer:“他们给我三倍年薪,还有《东方神话宇宙》的总特效指导职位。”马克是《流浪地球2》榫卯发动机特效的核心设计者,也是北斗影业从工业光魔挖来的王牌。办公室里,其他几位特效骨干也低着头,显然都收到了类似的邀约。
张承衡没有发火,反而泡了壶普洱茶——这是他从北京带来的,平时只招待重要客人。“马克,你还记得去年我们一起去青岛青训基地吗?”他递给马克一张照片,照片里马克正教孩子们用VR做发动机模型,“你说,要让美国孩子也知道,中国的榫卯比3D打印更精妙。”他打开电脑,调出《封神》海外版的特效方案,“你看这个‘哪吒莲花化身’的特效,我想用水墨动画结合粒子特效,这种东方美学的创新,迪士尼给不了你——他们要的是‘西方观众看得懂的东方’,而我们要的是‘让西方观众懂真正的东方’。”
他顿了顿,抛出重磅消息:“我给不了三倍年薪,但我可以给你们‘北斗合伙人计划’——从《封神》的利润里拿出15%做股权分红,每个人都能成为项目股东;另外,‘科幻青训基金’设立‘特效创新奖’,用你们的名字命名,每年资助10个有天赋的孩子学特效。”他看向众人,“迪士尼能给你们职位,但给不了你们‘创造历史’的机会——《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的时代,《封神》会开启东方神话的全球时代,而你们,是书写历史的人。”
马克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的笑脸,又翻了翻特效方案,突然把迪士尼的offer拍在桌上:“我留下!”其他骨干也纷纷表态,年轻的特效师汤姆说:“我想参与‘水墨粒子’的研发,这比重复做超级英雄的爆炸特效有意思多了!”张承衡笑着给每人倒了杯茶:“记住,挖人靠的是钱,留人心靠的是梦想和尊重。”这话后来被《好莱坞报道者》引用,标题是《中国老板的留人哲学:比三倍年薪更贵的是“成就感”》。
这场“挖人危机”刚平息,张承枢就带着他的“天才构想”冲进了战略会议。“我提议!《流浪地球》和《封神》搞跨界短片!”他举着自己画的分镜稿,上面画着刘培强穿着宇航服和姜子牙一起在太空钓鱼,“就叫《星河封神榜》,刘培强用发动机能量帮姜子牙破阵,姜子牙用封神榜帮刘培强定位家园坐标,完美!”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笑声。张承璇扶着额头:“张承枢,你上次想把‘北斗漫威’的名字刻在好莱坞山上,我没拦你,但这个联动太牵强了!”她指着分镜稿,“《流浪地球》是硬科幻,《封神》是神话史诗,世界观完全不同,强行联动只会让两个IP都变味。”吉尔·内特也附和:“观众要的是‘有机融合’,不是‘强行拉郎’,就像我们不会让纳美人出现在《封神》里一样。”
张承枢不服气地辩解:“怎么牵强?都是拯救世界!刘培强救地球,姜子牙救朝歌,本质一样!”张承衡忍着笑补充:“本质一样,但形式要符合逻辑。你要是能写出‘商代天文仪器是外星文明遗留,姜子牙的‘封神榜’是星际导航图’的剧本,我就批。”张承枢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有!我今晚就写!”说着抱着分镜稿冲了出去,张承璇无奈地摇摇头:“下次他说不定要让梅西穿着球衣去打纣王。”
夜色渐深,北斗影业的临时编剧室里却亮着灯。张承衡、刘诗诗和霉霉围坐在桌旁,桌上摊着《封神》海外版的剧本初稿和一堆文化考据资料。刘诗诗翻到“妲己”的角色设定,皱起眉头:“还是老套的‘妖女祸国’,这不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也偏离了《封神》的人文内核。”她拿起笔,在剧本上批注:“妲己可以是有独立思想的女性,被纣王利用,最后选择反抗神权,不是‘祸国’,是‘醒世’。”
张承衡看着她的批注,眼里满是欣赏:“这个颠覆好,符合你之前说的‘角色文化根脉’。”霉霉抱着吉他,突然弹了一段空灵的旋律:“如果妲己是这样的角色,主题曲可以走‘暗黑史诗’风格,我用古筝结合电子音乐,副歌部分加一段商代祭祀的吟唱,肯定震撼!”她凑近剧本,指着“酒池肉林”的场景,“这里的配乐不能写得淫靡,要写得悲凉,体现妲己的身不由己。”
刘诗诗眼睛一亮,握住霉霉的手:“我就想演这个版本的妲己!不是靠美貌诱惑,是靠智慧博弈,最后为了推翻暴政牺牲自己。”张承衡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都满足你。”他看向霉霉,“主题曲也交给你,文化顾问团队会给你找商代的音乐考据资料,保证原汁原味。”霉霉兴奋地弹起吉他,刘诗诗跟着哼唱,张承衡靠在椅背上,看着眼前的两人,突然觉得这场和迪士尼的竞争,不仅是商业博弈,更是对“好故事”的坚守。
第二天,《封神》海外版的角色设定会在洛杉矶召开。当刘诗诗提出“颠覆版妲己”的构想时,美方编剧团队一片哗然。“妲己就是妖女,这是全球观众的固有印象!”编剧大卫·科恩反驳道,“改变形象会让观众不接受。”刘诗诗拿出准备好的资料,里面有甲骨文里关于商代女性地位的记载:“商代有女将军妇好,可见女性不是只能当‘祸水’。妲己的颠覆,不是违背历史,是还原被后世妖魔化的女性形象。”
张承衡适时调出《流浪地球2》的观众反馈数据:“周倩这个角色,打破了‘女性只能当花瓶’的刻板印象,在北美女性观众中的满意度高达92%。”他指着屏幕上的评论,“有观众说‘看到周倩修复发动机,我才知道中国女性的力量’。妲己的颠覆,也是给全球女性观众一个新的视角——女性不是神话里的‘工具人’,是有血有肉的‘创造者’。”吉尔·内特拍板:“就按这个版本改,这才是‘有东方温度的全球故事’。”
迪士尼的反击来得很快。就在北斗影业公布《封神》海外版阵容的当天,迪士尼宣布启动《西游记》真人电影项目,邀请斯皮尔伯格执导,还放出消息要挖走北斗影业的文化顾问——故宫文创的李院长。张承璇收到消息时,正在和李院长一起审核《封神》的服饰设计:“李院长,迪士尼给您开了年薪两千万美元的顾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