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太空救援》下载量破5000万的庆功会刚落幕,北斗总部顶层会议室的灯光就亮到了深夜。长桌两端,摆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左边是衍生品全球收入突破10亿美元的报表,红色数字刺眼又夺目;右边是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收购方案,封面印着环球影业子公司“环球星光”的Logo。张承衡指尖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参会者:“《流浪地球》要从‘中国IP’变成‘全球IP’,光靠联名不够,我们需要自己的好莱坞阵地。”
“环球星光是最优目标。”张承璇推了推眼镜,调出公司资料投影在大屏上,“成立15年,中等规模制片公司,手握《星际边境》系列IP,有成熟的编剧团队和后期制作班底,更关键的是——它有环球影业的全球发行渠道资源,但近几年因为投资失利,母公司正考虑剥离。”她顿了顿,报出核心数字,“我们初步估值8亿美元,这个价格比行业平均溢价10%,但环球影业的股东反馈——嫌低。”
会议室里泛起小声议论。张承枢嚼着口香糖凑过来,指着大屏上的公司名称:“8亿还嫌低?他们去年净利润才3000万美元!要不我去谈?跟他们说再嫌低,我们就跟华纳合作,把‘太空足球’电影交给别人拍!”张承衡斜了他一眼:“谈判不是耍流氓,你先把肯德基联名的后续售后搞定,别再让网友投诉吸管漏液。”张承璇忍着笑补充:“美方股东的预期是10亿,还放话‘中国资本想捡便宜,没那么容易’。”
三天后,洛杉矶环球影业总部的谈判室里,空气里飘着美式咖啡的苦味。张承璇作为谈判组长,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面前摆着三份厚厚的资料夹;对面坐着环球星光的CEO马克·怀特和三位核心股东,最年长的约翰·戴维斯是好莱坞资深制片人,曾参与《变形金刚》系列制作,此刻正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桌上的中方资料。
“8亿美元,买不走我们的发行渠道和创作班底。”马克率先开口,手指敲着估值报告,“去年亚马逊收购米高梅花了84亿,我们虽然规模小,但IP潜力比米高梅的老IP更有活力。”约翰跟着附和,语气带着明显的轻视:“中国公司的估值逻辑太保守,你们只看到我们的亏损,没看到我们的渠道价值——没有我们,你们的《流浪地球2》在北美能拿到3.2亿票房?”
张承璇没接话,反而翻开第二份资料夹,推到对方面前。第一页就是《流浪地球2》的中国市场数据:“内地票房35亿人民币,占全球票房35%;衍生品在中国市场收入6.2亿美元,占比60%;天权视频点播量破8000万次,是北美平台的3倍。”她指着数据曲线,“这不是保守,是中国市场的真实体量。环球星光近几年的电影在中国票房最高才8000万人民币,而我们能让它的作品同步进入中国3.8万块银幕,接入14亿观众的市场——这个溢价,值多少钱?”
马克的手指停在了数据页上,约翰也皱起眉头翻看着资料。张承璇趁热打铁,调出青岛青训基地的VR教室视频:“我们正在和卡梅隆合作《太空足球》,预算1.5亿美元,梅西和林宇主演。如果收购成功,这部电影将由环球星光主控制作,中国市场的发行由我们负责,保守预估票房能破15亿,仅中国衍生品收入就能覆盖你们一半的估值缺口。”她顿了顿,抛出杀手锏,“更重要的是,我们和派拉蒙的合资公司已经落地,未来‘流浪地球宇宙’和《星际边境》可以联动,IP价值至少翻倍。”
谈判陷入短暂的沉默。约翰突然放下资料,目光锐利地看向张承璇:“我直说了吧,我们担心的不是价格,是创作自由。”他提起去年某中资收购好莱坞公司后干预剧本的案例,“你们会不会要求我们在电影里加中国元素?会不会逼我们改结局?比如让《星际边境》的主角突然去中国学榫卯技术?”这话一出,其他股东纷纷点头,马克补充道:“好莱坞最看重创作独立性,这是我们的底线。”
这个问题早在意料之中。张承璇立刻拨通了张承衡的视频电话,屏幕上,张承衡正陪着刘诗诗在青岛青训基地视察,背景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约翰先生,关于创作自由,我可以直接回答你。”张承衡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清晰而坚定,“北斗文娱收购后,环球星光的创作团队保持独立,编剧、导演人选由你们决定,我们只提供三样东西——资金支持、中国市场渠道、以及跨IP联动的资源。”
他指向背景里的科幻足球教室:“《流浪地球2》里的榫卯发动机,是我们主动提出的文化元素,但从来没逼郭帆加进去。好的故事需要自然生长,就像这些孩子踢足球,我们不能逼他们踢什么战术,只能给他们更好的球场和教练。”他顿了顿,提起关键人物,“卡梅隆先生可以作证,我们合作‘太空足球’时,从没有干预过剧本,反而支持他加入潘多拉星球的联动元素。”
约翰显然没料到张承衡会直接连线,更没料到他会提到卡梅隆。作为好莱坞同乡,他立刻拨通了卡梅隆的电话,后者在电话里笑着说:“约翰,相信我,张是我见过最尊重创作的投资方。他甚至允许我在《太空足球》里加一段纳美语的台词,要知道,很多投资方连字幕都嫌麻烦。”卡梅隆顿了顿,抛出重磅消息,“而且,我计划让《阿凡达3》和《流浪地球3》联动,环球星光要是加入,就能参与这个项目,这可是全球影迷都在期待的合作。”
谈判的天平开始倾斜,但马克仍不死心:“8亿还是太低,我们需要看到更实际的诚意。”张承璇立刻翻开第三份资料夹,这是一份附加合作方案:“第一,我们追加5000万美元的创作基金,专门用于环球星光的原创剧本开发;第二,开放《流浪地球》IP的联动权限,允许他们创作《流浪地球:星际边境》衍生电影;第三,将‘科幻青训基金’的北美分部设在环球星光,每年选拔10名美国青少年参与电影拍摄,提升公司的公益形象。”
就在双方即将达成初步共识时,张承枢的视频电话突然弹了进来,背景是北斗总部的设计部,他举着一块写着“北斗漫威”的Logo牌,兴奋地大喊:“姐!哥!我想好了!收购后就把公司改名‘北斗漫威’,以后我们拍‘北斗宇宙’,比漫威还厉害!”整个谈判室的人都愣住了,张承衡的脸瞬间黑了,对着镜头低吼:“张承枢!你能不能靠谱点?先把你负责的游戏售后问题解决,再想着改名!基础没打好,建再多高楼也是豆腐渣!”
意外的插曲反而打破了谈判的紧张氛围。马克和股东们都笑了起来,约翰摆了摆手:“这个年轻人很有想象力,不过张总说得对,基础最重要。”他看向张承璇,伸出手,“8.5亿,加上你们的附加方案,我们接受。但有个条件——《太空足球》必须由环球星光的后期团队负责特效,我们要让好莱坞看到,中国资本和美国技术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张承璇握住他的手,指甲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成交。”消息传回北斗总部时,张承枢正蹲在客服部帮着回复网友投诉,听到结果后跳起来,差点把键盘撞翻:“我就说能成!改名的事我再想想,叫‘北斗环球’怎么样?比‘北斗漫威’低调点!”张承衡没理他,而是拨通了卡梅隆的电话:“收购成了,《太空足球》的后期可以启动了,让环球星光的团队和你们对接。”
收购协议签署的消息,第二天就登上了全球娱乐版头条。《好莱坞报道者》的标题是《中国资本入局:北斗文娱8.5亿收购环球星光》,文中引用约翰的采访:“这不是‘中国资本吞并好莱坞’,而是一次双赢的合作——我们得到了资金和中国市场,他们得到了好莱坞的创作和发行能力。”《人民日报》则评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IP输出到资本并购,中国影视的全球化之路,正在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