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开局90天赚十亿 > 第48章 杀青夜掷亿造特效,暑期档巅峰遇强敌

第48章 杀青夜掷亿造特效,暑期档巅峰遇强敌(1 / 2)

青岛影视基地的摄影棚外,红色的“《鬼吹灯》杀青大吉”横幅在初夏的微风中猎猎作响。刚从马德里赶回国内的张承衡,还没来得及倒时差,就穿着印有电影LOGO的文化衫站在了杀青仪式的台上。他身边的刘诗诗卸下了胡八一的工装戏服,换上一条简约的白色连衣裙,脸上带着拍摄收尾的疲惫,却难掩眼底的光芒——这场历时八个月、跨越沙漠与海洋的拍摄,终于画上了句点。

“感谢每一位主创和工作人员。”张承衡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晒得黝黑的剧组团队,“从新疆沙漠的烈日到青岛水下的寒池,大家用命在拼这部戏。但我想说,杀青只是开始,真正的硬仗,在后期。”他顿了顿,抬手示意身后的大屏幕,上面瞬间跳出一行醒目的数字:“1亿人民币,这是我们为后期特效定下的投入预算。”

台下瞬间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2010年的中国影坛,单部电影的后期特效预算能超过3000万已是凤毛麟角,1亿的投入堪称“豪赌”。站在一旁的导演陈导笑着补充:“这笔钱不是乱花的,我们邀请了《阿凡达》的特效团队核心成员组建专项小组,重点攻克沙漠幻境、墓室机关和水下古城这三大场景。就拿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墓门’来说,我们要做到让观众分不清虚实。”

杀青宴设在基地旁的海鲜餐厅,长条桌上摆满了青岛本地的梭子蟹和原浆啤酒。张承衡端着酒杯走到特效团队的桌前,为首的好莱坞特效总监马克刚用生硬的中文说了句“合作愉快”,就被张承衡笑着按住肩膀:“马克,我不要‘好莱坞水准’,我要‘中国最好的探险片特效’——要让观众看到沙漠里的沙粒会随机关转动,看到水下壁画的色彩会随光线变化,这些东方美学的细节,得靠我们一起磨。”

马克举着酒杯一饮而尽,掏出平板电脑展示刚完成的初版特效样片:画面里,胡八一等人穿过沙漠时,脚下的流沙突然形成漩涡,漩涡中心浮现出古城的轮廓,沙粒的质感细腻到能看清棱角。“张总放心,我们已经把敦煌壁画的元素融入了古城建筑,下周就进驻北斗影视的后期机房,24小时轮班赶工。”刘诗诗凑过来看完样片,轻声补充:“还有墓室里的青铜灯,点燃时的火焰要带着西域纹样的光影,这个细节不能丢。”

宴席过半,张承璇拿着一份定档方案挤到主桌:“哥,诗诗姐,陈导,后期进度能赶在7月下旬完成,暑期档是最佳窗口期。但有个问题——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也定档了7月22日,我们要是选同一天,就是正面撞档。”话音刚落,陈导的筷子顿了顿:“《唐山大地震》是现实主义大片,我们是探险类型片,受众有差异,但档期重合还是会分流票房。”

张承衡接过定档表,指尖在“7月22日”和“8月1日”两个日期上反复摩挲。刘诗诗看着他的眼神,突然开口:“选7月22日。”她拿起桌上的电影海报,“我们的特效和场景是最大卖点,暑期档的学生观众更吃探险题材;而且《唐山大地震》的关注度高,同台竞技反而能借势提升热度。”张承衡抬头看向她,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我也是这么想的。真正的好电影,不怕竞争。”

定档消息通过北斗影视官方微博发布后,立刻引发行业震动。“《鬼吹灯》定档7月22日,与《唐山大地震》正面刚”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首。就在网友争论“谁能拿下暑期档票房冠军”时,冯小刚的微博更新了一条动态:“欢迎《鬼吹灯》加入暑期档。电影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好作品,观众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评判,期待同台竞技。”这条大气的回应让网友纷纷点赞:“冯导格局打开了”“这才是良性竞争”。

张承衡看到微博后,立刻让张承璇联系冯小刚的团队,送上了定制的《鬼吹灯》墓室场景模型作为礼物。冯小刚收到后特意回电:“张总,你们这模型做得比我想象的还精致,看来1亿特效没白花。等电影上映,我带着剧组去给你们包场。”两人在电话里聊了半小时,从类型片创作聊到行业发展,最后约定杀青后一起吃顿饭,交流创作心得。

定档风波刚平,《鬼吹灯》的预售通道正式开启。张承璇提前一周就联合全国30多条院线做了预热,推出“早鸟票买一送一”“特效场专属周边”等活动。预售开启前10分钟,天权视频的购票通道就因为访问量过大出现卡顿;半小时后,猫眼、淘票票等平台的预售数据突破1000万;24小时后,官方公布的预售票房定格在5038万——这个数字打破了国产电影预售纪录,比此前的纪录保持者高出近2000万。

“太疯狂了!”院线经理李总在电话里给张承璇报喜,“我们影院的黄金场次已经售罄,观众还在催加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买预售票,说就冲‘1亿特效’也要看IMAX版。”业内影评人也纷纷发声,《中国电影报》的资深编辑写道:“5000万预售不仅是数据的胜利,更证明了探险类型片的市场潜力,《鬼吹灯》或许能开启国产探险片的新纪元。”

张承衡和刘诗诗在后期机房看到预售数据时,正陪着马克团队看特效样片。当看到“5038万”的数字跳出来时,整个机房都沸腾了,特效师们举着咖啡杯欢呼。刘诗诗笑着拍了拍张承衡的肩膀:“看来你的1亿没白花。”张承衡却皱了皱眉:“预售好说明观众期待高,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马克,墓室崩塌的特效再细化一下,石块坠落的轨迹要符合物理原理,不能有违和感。”

就在剧组全力冲刺后期时,张承衡收到了霉霉的微信。视频里,霉霉坐在洛杉矶的录音棚里,身后的屏幕上放着《鬼吹灯》的沙漠拍摄花絮:“张,我看了你们的花絮,太震撼了!沙漠、古城、探险的故事,给了我很多灵感。我写了一首叫《沙漠之光》的歌,想作为电影的主题曲,中英文版本都有,你们觉得怎么样?”

张承衡立刻把视频转发给刘诗诗和陈导。三人视频会议时,陈导反复播放着霉霉清唱的副歌部分:“沙漠尽头的光,照亮未知的墙,勇气是唯一的行囊……”“太契合了!”陈导激动地说,“歌词里的‘未知’‘勇气’正好对应胡八一的探险精神,旋律既有西方的激昂,又有东方的神秘,完美!”刘诗诗补充道:“霉霉的全球影响力还能帮电影做海外宣传,一举两得。”

双方很快敲定合作细节:霉霉负责主题曲的词曲创作和录制,北斗影视承担制作费用,中英文版本将同步在全球各大音乐平台发行,电影上映时还会推出主题曲MV,融入电影的特效片段。为了让歌曲更贴合电影气质,刘诗诗特意把沙漠拍摄的高清素材和剧本大纲发给霉霉,还和她视频聊了两个小时,讲述胡八一和团队的探险故事。

一周后,霉霉带着录制好的主题曲初稿飞来北京。在北斗影视的录音棚里,她戴着耳机,和张承衡、刘诗诗一起听成品。中文版本由霉霉亲自演唱,虽然发音带着一丝异域口音,却意外地契合歌曲的神秘氛围;英文版本则更激昂,副歌部分的高音充满力量。“中文太难了,我练了整整三天。”霉霉摘下耳机,笑着递过一张手写的歌词纸,上面满是标注的拼音。

张承衡接过歌词纸,看到上面“行囊”“轮廓”等词的拼音旁都画着小太阳,忍不住笑了:“比我第一次学西班牙语还认真。”刘诗诗给她递过一杯奶茶:“谢谢你这么用心,这首歌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霉霉眨了眨眼:“我可是把自己想象成胡八一,在沙漠里找古城的感觉来写的。对了,电影上映时我刚好结束巡演,我要去现场看首映礼!”

主题曲的消息公布后,再次引爆全网。#霉霉为鬼吹灯写主题曲# #沙漠之光首曝# 等话题占据热搜前十,霉霉的全球粉丝纷纷表示“要为主题曲去看电影”。海外流媒体平台flix也主动联系北斗影视,提出购买《鬼吹灯》的海外播放权,报价高达1500万美元。张承璇在谈判时特意提出:“主题曲的MV要和电影预告片同步在flix上线,实现全球联动宣传。”

随着上映日期临近,后期特效终于完成。在最终版样片的看片会上,当沙漠幻境中古城缓缓浮现、水下墓室的机关精准触发、青铜灯点燃时的光影流转等场景出现时,现场的院线经理和影评人纷纷鼓掌。李总激动地说:“这特效比好莱坞的《木乃伊》还惊艳,我敢保证,IMAX厅的票房占比能超过40%!”

看片会后,张承衡接到了塞雷佐的电话。老主席的声音里满是兴奋:“张,马竞闯进欧冠决赛了!决赛时间是5月22日,正好在你们电影上映前两个月。我已经给你留了主席台的位置,带着刘小姐一起来,我们一起见证马竞夺冠!”张承衡笑着答应:“一定去!等电影上映,我在马德里包场,请全队看《鬼吹灯》。”

这个消息让剧组所有人都振奋不已。刘诗诗提议:“我们可以把马竞决赛的元素融入电影的宣传物料里,比如制作‘马竞夺冠×鬼吹灯上映’的联动海报,既能借足球的热度,又能体现跨界的特色。”张承璇立刻执行,当天就设计出一组海报:画面上,贝尔穿着马竞球衣射门的动作,与胡八一在墓室里挥铲的动作无缝衔接,配文“球场夺冠,银幕探险,双重巅峰”。

联动海报发布后,足球迷和影迷纷纷转发。有网友调侃:“张总这是要承包体育和影视两大圈啊”“看完欧冠决赛看电影,这个夏天太幸福了”。马竞的球员们也主动转发海报,贝尔配文:“等我们夺冠,就去看《鬼吹灯》,听说里面的探险比进球还刺激!”阿圭罗则开玩笑:“张总,首映礼要给我们留最好的位置,我要和胡八一比谁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