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轮渡上的逆流人生 > 第19章 雨伞的教诲(下)

第19章 雨伞的教诲(下)(1 / 2)

我缓缓抬起头,视线中映入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孔老师。此刻,他的裤脚满是泥点,像是被顽皮的孩子用泥巴肆意涂抹过;中山装的肩头洇着一片深色的水渍,仿佛是夜空中悄然飘落的乌云留下的痕迹。显然,他是冒雨匆匆赶来的。原来,他终究还是不放心我,特意来进行这次家访。

“孔老师!快进来坐!”父亲急忙站起身来,动作带着几分急切与恭敬,迅速将手中的烟熄灭,然后侧着身子,热情地往屋里让着孔老师。

我家房子十分窄小,一进门便是一间仅有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面摆着一张大床,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里屋12平方米,既是卧室又兼作待客之所,显得拥挤而杂乱。厨房则在外屋,各种炊具和杂物堆放在一起,空间局促得让人转身都有些困难。

孔老师走进屋后,在靠墙的长凳上轻轻坐下,坐姿端正而沉稳。过了一会儿,他微笑着让我哥搬个长条方凳到院子里。此时,天色尚未完全暗下来,西边的天空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余晖。我们便在院子里坐下,开始了这场意义非凡的聊天。

孔老师温和而坚定地望着我,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我的内心,语重心长地说道:“张毅,我知道你心里藏着许多难处。你和你的哥姐不一样,你身有残疾。”他微微顿了顿,似乎在仔细斟酌着每一个词句,“你哥姐学习成绩不太好,他们毕业后上山下乡,可以跟着学种地,也能去工厂做工,将来靠体力去谋生。但你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你今后很难靠力气吃饭,只能从事伏案工作。所以,你首先必须把字练好,把字写得端端正正,这是你未来安身立命的重要技能。”

我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像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外婆在一旁也忍不住插话说:“孔老师说得对极了,你外公就是靠写对联过日子的,不用风吹日晒,日子也过得安稳。”

我默默站起身来,脚步有些迟缓,走进里屋,从那个陈旧的木箱里小心翼翼地取来母亲特意给我买的方格本和一支小号毛笔,轻轻地放在孔老师面前的长方凳子上。

孔老师缓缓拿起毛笔,在墨水瓶里轻轻蘸了蘸,那动作仿佛是在与墨水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接着,他又在瓶口轻轻刮了刮,神情专注得仿佛在雕琢一件世间最珍贵的艺术品。

月光如水,洒在他的手背上,能看到凸起的青筋,像是岁月刻下的深深印记。只见他手腕轻轻转动,笔下的字迹如行云流水般在方格本上舒展开来,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他的小楷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横画如扁担般沉稳有力,仿佛能承载起生活的重担;竖画似青松般挺拔,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每一个笔画都刚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坚韧与执着。

写完,孔老师轻轻放下毛笔,手指着字对我说:“张毅,你看这字,横平竖直才能立得住。就像我们的人生,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学习也是如此,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和刻苦,才能让你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才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那晚,老师与我长谈了很久。他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许多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黑暗世界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多种语言,还写出了震撼人心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绝望境地中,依然坚持创作,谱写出了《命运交响曲》那样震撼人心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他与命运抗争的呐喊。

“这些人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孔老师的声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有力,“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了命运。你也要像他们一样,不要被身体的缺陷打倒,要相信自己的潜力。”说着,他轻轻拿起我的手,放在那行字上,“你看,你的手指很灵活,这就是老天爷给你的本事,要好好用。”

“孔老师,快进屋坐坐,喝口茶。”母亲热情地招呼着,她刚才一直在灶房忙活,此刻端着个粗瓷茶壶,脚步匆匆地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