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营乃戚继光修建的边关重镇,单纯的军堡。
蓟镇还没有沦为战区,与辽东官员不是一回事。
熊廷弼任辽东经略、驻山海关,实际上占了蓟镇的地盘。
蓟镇有自己的总督,有自己的巡按,有自己的兵备道、兵备使等文官系统。
卫时觉一直知道大明朝文官强势,武官可怜。
但打死他也想象不到,每个关隘、每个驻地,坐衙官全是文职。
每个卫有七品兵备道,每个所或驻地有八品兵备使。
再上面是督粮官、督备使、验功使、巡查使等六品佐贰官。
这些人全是总督衙门的属官,巡按是总督的副手。
不管是几品武官,全部在文官麾下。
熊廷弼管不了蓟镇。
蓟镇总督刘策也不关辽东的屁事。
卫时觉与使团路过三屯营,人家没招待的义务。
三屯营的兵备道还让他们去山脚露营。
卫时觉这次没有做老实人。
他独自一人,拿着兵部的令牌直闯总兵衙门。
把令牌摔到刘策的公桌。
刘策看卫时觉身穿红袍,腰跨仪刀,肩坠流苏,腰间的御符闪亮,拦住准备训斥的巡按。
边关的文武都不知道卫时觉这身装备的意义,只知道他很骚包。
御符也节制不了边军,但这个禁卫的仪刀坠金带,代表他是禁卫统领,而且是御前轮值头领。
卫时觉不用求别人,只要他想,能刁难觐见皇帝的所有官员,甚至能让你出丑。
小官不在乎,刘策不能不在乎,与这个禁卫怄气,将来回京述职很可能被使绊子。
没必要嘛。
刘策把令牌拿在手里看了一眼,笑呵呵吩咐笔帖拓印一份。
“卫校尉,王尚书在边关多年,本官不能不尊重,接待使团可以,但只给提供食宿,使团不能去任何地方。”
卫时觉也没别的要求,拱手道,“感谢刘军门,末将需要出喜峰口一趟。”
刘策一愣,“没有上谕,谁都不能出关。”
卫时觉拿刀鞘拍了拍腰间的御符,刘策与巡按惊讶对视一眼,疑惑问道,“为什么?你有密旨?”
“没有,但我一路走来,听说喜峰口外六十里,有鞑靼人一个千人部落。”
“什么意思?”
“护卫买不到皮子,我们需要冬装,卫某出关去买皮子。”
刘策大张嘴,一副看二逼的眼神。
扑哧~
刚才还盛气凌人的巡按忍不住笑了,“卫校尉,你有御符,带着禁卫,大明境内不限,当然可以出关,但你不能带任何物资,否则就是走私,会让你家万劫不复。”
“卫某带物资做什么?我们带银子去买皮子。”
巡按忍住笑点点头,“可以,只有一天时间,卫校尉快去快回。”
卫时觉陡疑扫了两人一眼,拱拱手道,“感谢刘军门和巡按大人,卫某不会给别人惹麻烦。”
“不不不…”刘策笑着连连摇手,“刘某没什么麻烦,其实我们早知道卫校尉一路规规矩矩,没有欺压任何胥吏,还听闻有行脚商跟着使团提供草料,赚银子。像卫校尉如此廉洁自律的钦差,刘某很佩服。”
卫时觉懂了,拱手回应道,“大家都是为了朝事,彼此又没私仇,卫某当然不傻,三屯营一应开销,卫某会作价补给兵备道,以免人家难做。”
刘策起身拍拍他的胳膊,“卫校尉言重了,老夫提供三百人的粮草问题不大,但仅限于三屯营,你还是需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