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凑过来,推了推眼镜,职业病发作般解释道:“云哥,这是青铜太阳轮,学界一般认为它是古蜀人太阳崇拜的体现,象征太阳光芒或者某种天文观测仪器…当然,具体用途还有争议…”
“太阳轮?”青云摸着下巴,围着展架转了一圈,眼神中带着探究,“你说…它和K8坑里那个鬼气森森的神树,会不会有什么关系?一个代表太阳(秩序?光明?),一个感觉更偏向…某种黑暗或者混乱的沟通?”
他想起青铜神树传递信息时那洪水、阴影的意象,以及“归墟”、“水源”这些充满阴冷、混沌气息的词汇。而这太阳轮,光是造型就给人一种稳定、中心、光明的感觉。
“技术宅,检测一下这个太阳轮,看看有没有能量反应。”洛雨晴吩咐道。
技术宅立刻拿出仪器对着太阳轮扫描,屏幕上很快显示出结果:“有极其微弱的、与三星堆整体地脉相连的能量波动,但非常稳定平和,跟K8坑那个神树的混乱波动完全不同…等等!”
他忽然惊叫一声,将探测仪的灵敏度调到最高,指着屏幕上一条几乎淹没在背景噪音中的、极其细微的能量流:“看这里!这条能量流…它的波动频率,与K8坑神树核心残留的某种‘秩序’侧波动…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相似性!但它们之间似乎被什么东西隔绝了,无法产生共鸣!”
秩序侧的波动?被隔绝?
青云和洛雨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
难道这青铜太阳轮,是古蜀人留下的、用来平衡或者压制K8坑神树那股混乱力量的“秩序之锚”?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是岁月侵蚀,或许是人为破坏),两者的联系被切断,导致了K8坑神树的失控和混乱力量的泄漏?
“以‘钥匙’之血,重铸‘契约’…”青云喃喃重复着神树传递的信息,目光在太阳轮和K8坑方向来回移动,“这个‘契约’,会不会指的就是让这‘太阳轮’和‘神树’重新建立连接,恢复某种平衡?”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修复这个古老的“契约”,或许就是加固帕米尔封印,延缓甚至阻止“归墟之眼”彻底睁开的关键!
“需要你的血…”洛雨晴看向青云,眼神复杂。这听起来像某种邪异的仪式,但结合青云“秩序之钥”的特质,似乎又合情合理。
青云看着那古朴的青铜太阳轮,咧嘴一笑,那笑容里带着点自嘲,又有点豁出去的疯狂:“不就是放点血嘛,小爷我血厚。总比哪天世界被莫名其妙的水淹了强。”
他伸出手指,看向技术宅和洛雨晴:“怎么搞?直接抹上去?”
技术宅连忙拦住他:“别!云哥!这玩意儿能量结构不明,胡乱接触可能引发不可控后果!我们需要更精密的仪式引导…或者,找到正确的方法…”
就在这时,青云的卫星加密电话响了起来,是贺平安。
“青云,雨晴,总部这边有重大进展!”贺平安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经过多方斡旋和…一些非常规手段,我们终于拿到了部分关于‘星殒之契’和‘归墟’的绝密档案!”
“档案显示,‘星殒之契’并非单一器物,而是一套复合封印体系的核心!它需要至少三个‘锚点’在不同位置同时共鸣,才能发挥最大效力,彻底封堵维度裂痕!帕米尔的‘镇界石’是其中一个‘秩序锚点’,而根据能量特征比对…你们找到的青铜太阳轮,极有可能就是另一个‘秩序锚点’!”
“而K8坑的青铜神树…”贺平安的声音沉了下去,“根据残缺记载,那很可能是一个…‘混乱信标’!它并非用来封印,而是上古时期用来观测甚至有限引导‘源初核心’混乱力量的装置!它的失控,意味着平衡早已被打破!”
“三个锚点…太阳轮是秩序锚点,神树是混乱信标…”青云快速消化着这些信息,“那第三个锚点在哪里?”
“档案不全,第三个锚点的具体位置缺失。但记载提到,第三个锚点最为特殊,是连接现实与维度的‘桥梁’,其状态直接关系到封印的稳定。它被称为——‘轮回之眼’。”
轮回之眼?又一个充满神秘和不安的名字。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贺平安总结道,“是首先尝试修复太阳轮与神树之间被切断的联系,重新建立局部的秩序平衡,看是否能延缓帕米尔封印的崩溃。同时,全力寻找‘轮回之眼’!”
线索越来越清晰,但前路也更加艰险。三星堆的发现,将对抗“源初核心”的战场,从遥远的帕米尔,直接拉回到了青云熟悉的蓉城。
青云看着那沉默的青铜太阳轮,又望向K8坑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明白了。我们会想办法让这个‘方向盘’和那棵‘歪脖子树’重新搭上线。”
他挂了电话,对洛雨晴和技术宅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伙计们,看来咱们得在自家门口,打一场硬仗了。只希望…别再拆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才好。”
夜色下的三星堆,古老的青铜器沉默伫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跨越数千年的秘密与警告。而一场关乎现实维度的风暴,已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汇聚。
青云的吐槽让工棚里紧张的气氛又松动了几分。他随手拿起旁边展台上一个眼球突出、双耳招风的青铜纵目面具,在手里掂量着,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古人脑洞真大”的表情。
“这又是什么鬼?”他把面具往自己脸上比划了一下,视线被局限在狭长的眼缝里,“戴个这玩意儿,再举着那个‘方向盘’…” 他另一只手虚握,做了个开车的动作,嘴里配着音:“嗡…嗖!三千年前的蜀地秋名山车神?这视野,不怕撞树上?”
技术宅被他这清奇的联想力弄得哭笑不得,推了推眼镜,试图用学术挽回一下气氛:“云哥,这是纵目面具,学界一般认为这夸张的眼耳造型,象征着古蜀先民对‘千里眼、顺风耳’一类超凡感知能力的向往和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