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纵目面具(1 / 2)

“向往感知能力?”青云放里似乎还残留着被低语和信息洪流冲击后的隐痛。“感知得太清楚,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低声嘟囔了一句,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洛雨晴没有放过他这细微的情绪变化,清冷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询问。

青云甩甩头,像是要把那些杂念甩开,重新看向那青铜太阳轮和纵目面具,表情变得认真起来:“说正经的。如果那棵‘歪脖子树’(指青铜神树)是往外‘喊话’和‘引怪’的,这个‘方向盘’(太阳轮)是维持稳定和‘屏蔽信号’的,那这个‘望远镜面具’…” 他拿起纵目面具,指尖拂过那凸出的眼球,“…会不会是负责‘看’和‘听’的?专门用来接收那些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东西?”

这个推断让技术宅眼睛一亮:“有道理!不同的青铜器可能承担着这个上古‘设施’的不同功能模块!神树是发射\/接收混乱信息的信标,太阳轮是稳定秩序的锚点,那这个纵目面具,很可能就是一个精神感应放大器!”

他立刻拿起仪器,小心翼翼地开始扫描纵目面具。果然,屏幕上显示出一种与神树的混乱波动、太阳轮的秩序波动都不同的能量特征,它更偏向于一种…纯粹的精神力引导和频率调谐。

“云哥,你试试拿着它,集中精神去感知一下K8坑的方向?”技术宅提议道,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的兴奋。

青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面具。他没有戴在脸上,只是双手握住其边缘,缓缓闭上眼睛,尝试将一丝微弱的“秩序”之力注入其中,同时集中精神,延伸向K8坑的方向。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黑暗和残留的低语噪音。但渐渐地,随着纵目面具那冰凉触感中传来的一丝奇异的引导力,他脑海中的“杂音”开始被过滤,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更加细微的“信号”浮现出来。

他“看”到的不再是宏大的洪水记忆,而是…一些断续的、仿佛无线电波般的求救信号?不,不完全是求救,更像是一种…持续的、单调的…状态报告?

“…锚点…连接度…低于阈值百分之十七…”

“…信标…能量逸散…持续上升…”

“…外部干扰…识别…同源密钥波动…”

“…警告…基石结构应力…接近临界…”

这些信息冰冷、机械,不带任何情感,与神树传递的充满悲怆和警告的古老意念截然不同!仿佛来自一个…仍在自动运行的、古老的监控系统!

青云猛地睁开眼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怎么样?”洛雨晴立刻问道。

“这面具…像个‘后台监控日志’的读取器!”青云语气急促,“我‘听’到一些信息,在说锚点连接度低,能量逸散,还有什么…基石应力接近临界!这他妈不就是说帕米尔那个封印快撑不住了吗?!”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最诡异的是,里面提到‘识别到同源密钥波动’…这‘密钥’…不会就是指我吧?它识别到我了?”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三星堆这个上古设施,不仅还在部分运行,而且它似乎有一套独立的监测机制,甚至能识别出青云这个“秩序之钥”的到来!

“也就是说,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个‘面具’,更精确地了解整个封印体系的实时状态,甚至…找到与那个‘轮回之眼’沟通的方法?”洛雨晴迅速抓住了关键。

“理论上…可行!”技术宅激动地开始敲打键盘,“如果能破译这些状态报告背后的编码规则,我们或许能建立一个模型,反向定位第三个锚点‘轮回之眼’的大致方向!这比漫无目的地寻找强太多了!”

希望之火再次燃起,而且这次似乎有了更明确的技术路径。

然而,就在众人精神振奋之际,青云手中的纵目面具,那凸出的青铜眼球内部,似乎极其微弱地闪过了一丝暗红色的光芒,快得仿佛是幻觉。与此同时,青云脑海中那原本被过滤得较为清晰、机械的状态报告声中,混入了一声极其轻微、扭曲的…冷笑?

青云眉头一皱,仔细去感知,那冷笑又消失了,只剩下冰冷的机械报告。

是错觉?还是…这面具的“后台”,也并非绝对安全,同样被那股混乱的力量渗透了?

他放

“伙计们,咱们可能找到了一条近路。但这近路…” 他指了指那看似古朴的纵目面具,“…

他拿起那个“方向盘”太阳轮,又看了看“望远镜”纵目面具,最后望向K8坑的方向,脸上露出了那种混合着痞气、警惕和跃跃欲试的复杂表情。

“不管了,‘车’都快散架了,有近路总比等死强。技术宅,尽快搞定这个‘行车电脑’的破译!咱们得看看,这上古的‘4S店’,到底还留了多少后手!”

新的工具已经入手,前方的道路似乎清晰了一些,但隐藏在古老造物深处的陷阱与低语,依然如影随形。程青云和他的团队,即将开始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未知博弈的疯狂冒险。

技术宅一头扎进了对纵目面具能量特征的破译工作,工棚里很快堆满了泡面盒和能量饮料罐,键盘敲击声如同雨打芭蕉,密集得让人心慌。青云则被洛雨晴强行按在临时搭的行军床上“恢复精力”,美其名曰“关键道具需要好好保养”。

青云哪里躺得住,他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洛雨晴以“高原反应和后遗症”为由严禁他抽烟),眼睛却滴溜溜地转,一会儿看看那沉默的太阳轮,一会儿又瞄向那个被他称为“望远镜”的纵目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