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外墙以明远楼标志性的朱红色为主色调,搭配新加坡娘惹文化特色的彩色瓷砖拼花(如凤凰花、热带植物纹样),既凸显中原红的厚重,又融入本地的鲜活;招牌采用“明远楼”书法字体+英文“Yuanlong Lou”+马来文“Restoran Yuanlong”的组合,下方标注“正宗豫菜”,确保不同语言背景的消费者都能识别。
内部布局:一层规划为散客区,设置20张餐桌(含4张儿童友好餐桌),中间留出宽敞过道,便于服务员走动;二层设置6个VIp包厢,分别以河南地级市命名(如“郑州厅”“洛阳厅”),包厢内悬挂当地非遗画作(如汴绣牡丹、洛阳龙门石窟素描);一层与二层之间的楼梯墙面,用浮雕工艺呈现豫菜发展历史(从商代宫廷菜到现代豫菜),打造“豫菜文化长廊”。
细节设计:灯光采用暖黄色为主,搭配红色灯笼造型吊灯,营造温馨喜庆氛围;桌椅选用实木材质,桌面雕刻牡丹纹样,椅子靠背融入娘惹藤编元素;餐具定制为红底金纹,边缘印有“牡丹+凤凰花”图案(牡丹代表中原,凤凰花代表新加坡);店内还将设置“豫菜食材展示柜”,陈列焦作山药、开封花生等河南特色食材,配文介绍产地和营养价值。
“设计不能只讲好看,还要兼顾实用性和合规性。”
新加坡当地设计顾问林先生提醒,“新加坡要求餐饮门店厨房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30%,排烟管道必须安装油烟净化器,这些都要在设计中提前考虑。”
设计小组立刻调整方案,将厨房面积扩大至100平方米(占总面积33%),选用新加坡认证的环保排烟设备,确保设计合规。
3月初,设计小组完成了门店设计初稿,通过线上会议向李明远、王建业等管理层汇报。初稿中,中原红墙与娘惹瓷砖的碰撞、豫剧脸谱吊顶与藤编桌椅的搭配、豫菜文化长廊与本地植物装饰的融合,得到了管理层的一致认可。
“这个设计既保留了明远楼的品牌基因,又融入了新加坡的本土特色,很有新意。”陈静雅说,“下一步,我们要细化施工图,对接当地施工团队,争取4月份正式动工。”
筹备组的法务专员也同步推进证照办理工作,已向新加坡食品局提交了食品经营许可申请,准备了门店平面图、食材采购渠道说明、卫生管理制度等材料。
“新加坡的证照办理流程比较规范,预计45天内可完成所有手续。”法务专员说。
3月中旬,筹备组在新加坡门店现场举行了简单的“启动仪式”,张伟和设计小组成员一起为门店挂上“明远楼新加坡店筹备中”的横幅,不少路过的华人驻足询问:“什么时候开业?能吃到正宗的河南烩面吗?”
张伟笑着回应:“预计今年9月开业,烩面、胡辣汤、牡丹燕菜都有,还有融合本地特色的豫菜,欢迎到时候来尝鲜!”
新加坡乌节路的灯光渐渐亮起,筹备组的成员们站在门店前,想象着几个月后这里宾客满座的景象,脸上满是期待。
作为“3年十国开店”的首站,新加坡门店承载着明远楼豫菜出海的初心与梦想——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原文化与新加坡本土文化交流的窗口,让更多人通过一道道豫菜,感受中原大地的饮食魅力,也让明远楼的全球布局,从这里迈出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