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91章 东南亚店筹备:选新加坡店址,启设计

第191章 东南亚店筹备:选新加坡店址,启设计(1 / 2)

2月的新加坡,椰风拂面,阳光炽热。明远楼海外拓展部东南亚小组的5名成员,顶着烈日穿梭在乌节路商圈的街头,手里拿着选址评估表,时不时驻足记录.

商铺面积、租金成本、人流量、周边业态,每一项数据都标注得格外详细。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考察、20余次选址对比,他们终于锁定了目标:乌节路临街一栋3层商铺,这里将成为“3年十国开店”战略的首站——明远楼新加坡门店。

作为东南亚市场的“敲门砖”,新加坡门店的筹备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标杆示范”的意义。

团队早在去年年底就成立了专项筹备组,由海外拓展部经理张伟带队,成员涵盖选址、法务、设计、运营等多个领域,核心目标是选好址、做好设计,确保门店既贴合当地消费需求,又能凸显豫菜文化特色,为后续东南亚门店拓展打下基础。

选址过程堪称“精挑细选”。筹备组最初划定了新加坡3个核心商圈:乌节路(高端消费区)、滨海湾(旅游商务区)、牛车水(华人聚集区),每个商圈筛选5-8个备选商铺,从“区位、成本、客流、适配性”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区位评估:乌节路是新加坡最繁华的商业街,日均人流量超10万人次,周边聚集了IoN orchard、义安城等高端商场,以及数十栋写字楼、高档居民区,既有高端商务客群,又有家庭消费客群,与明远楼“高端体验+大众消费”的定位高度契合;滨海湾虽旅游客群多,但租金过高(比乌节路高30%),且淡季客流波动大;牛车水华人密集,但以传统小吃为主,缺乏高端餐饮氛围,不利于品牌形象打造。

成本测算:最终选定的乌节路商铺,总面积300平方米,月租约8万新元(折合人民币42万元),低于商圈平均租金10%;商铺自带独立厨房和排烟系统,无需额外改造,可节省装修成本20%。筹备组还测算过,按日均客流200人次、人均消费100新元计算,门店月营收可达60万新元,6-8个月即可实现盈利。

客流验证:筹备组连续一周在备选商铺门口进行客流统计,早高峰(8:00-10:00)以写字楼上班族为主,日均约3000人次;午高峰(12:00-14:00)客流达5000人次,以商务简餐客群为主;晚高峰(18:00-21:00)及周末,家庭客群和旅游客群占比超60%,与门店“午做简餐、晚做宴席”的运营规划完全匹配。

适配性考量:商铺临街且有独立出入口,便于设置招牌和吸引路人;二层空间可规划为VIp包厢,满足商务宴请需求;三层可作为员工休息区和食材储备区,空间利用率高。更重要的是,周边500米内无大型豫菜馆,仅有2家小型中餐馆,市场竞争压力小,存在品类空白。

“选定这个位置,就是看中它‘客流稳定、成本可控、定位适配’。”

张伟拿着选址评估报告,向李明远汇报,“我们还和房东谈好了3年租约,每年租金涨幅不超过5%,为门店长期运营提供了保障。”

李明远当场拍板:“就定这里!新加坡店是首站,一定要开好头、起好步。”

选址确定后,筹备组立刻启动门店设计工作,成立了由陈静雅牵头的专项设计小组,成员包括河南本土设计师、新加坡当地设计顾问、豫菜文化专家,核心思路是“融合中原文化与新加坡本土特色,打造‘一眼识豫菜,一眼融本地’的独特形象”。

设计小组首先做了当地消费习惯调研:新加坡消费者偏好“明亮、通透、有文化氛围”的餐饮空间,对色彩搭配接受度高(尤其喜欢红色、金色等喜庆色调);家庭客群注重座位舒适度和儿童友好设施;商务客群则关注私密性和高端感。同时,新加坡对餐饮门店的消防、卫生、排烟等要求严格,设计需提前合规。

基于调研结果,设计小组初步确定了三大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