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85章 海外供应链:在欧洲建食材仓库,降物流成本

第185章 海外供应链:在欧洲建食材仓库,降物流成本(1 / 2)

二月的德国汉堡,港口的集装箱吊车正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不远处的明远楼欧洲食材仓库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刚到港的焦作山药、开封花生搬进冷藏库。

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仓库,是明远楼在欧洲布局的首个食材集散中心,从选址、建设到投入使用,历时半年,可储存500吨河南特色食材,预计能将欧洲门店的食材物流成本降低30%,彻底解决海外门店“食材不新鲜、供应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这座仓库的筹备,源于去年欧洲门店的运营困境。

当时,明远楼在伦敦、巴黎的两家分店刚开业,却因食材供应问题频频受挫。

焦作山药从国内空运到欧洲,运费是食材本身价格的2倍,还因运输时间长(48小时),部分山药出现发芽、霉变;特制的豫菜调味料(如胡辣汤料、烩面汤底料)依赖进口,中间经过3-4级经销商,价格被层层加价,比国内贵40%;最棘手的是新鲜蔬菜(如十香菜、香椿),国内空运成本高,本地采购又找不到正宗品种,导致部分菜品无法供应,顾客投诉率高达15%。

“海外门店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解决供应链问题。”

李明远在海外运营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零散采购、多次中转是成本高、鲜度差的根源,我们必须在欧洲建自己的仓库,实现‘批量采购、集中存储、直达门店’,把供应链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团队经过三个月的考察,最终选定德国汉堡作为仓库选址,核心原因有三点:

一是汉堡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物流枢纽发达,海陆空运输便捷,能快速辐射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欧洲主要城市;二是汉堡有成熟的食品仓储物流体系,冷链设施完善,符合食材存储标准;三是当地政策支持跨国企业仓储建设,税收和租金成本相对较低。

仓库建设从去年八月启动,团队按照“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要求规划设计:

- 功能分区:仓库分为冷藏区(0-4c,存储新鲜山药、蔬菜、肉类)、冷冻区(-18c,存储预制菜、调味料)、常温区(存储干货、米面粮油)三大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时上传数据,确保食材存储环境稳定;

- 冷链设备:采用德国进口的智能冷藏柜,温度控制精度达±0.5c,能根据食材特性自动调节温度(如山药存储温度3c,香椿存储温度1c);配备2辆冷链配送车,可实现“仓库-门店”全程恒温运输,温度波动不超过2c;

- 智能管理:引入wS仓储管理系统,食材入库时贴电子标签,记录采购时间、产地、保质期等信息,出库时自动生成配送单,全程可追溯,避免食材过期或错发。

仓库的核心功能是“集中采购+区域配送”。

明远楼与河南本土食材供应商签订“欧洲专供协议”,焦作山药、开封花生、许昌腐竹等特色食材,按季度批量采购,通过海运发往汉堡港(海运成本仅为空运的1\/5),到港后直接进入仓库存储;豫菜特制调味料(如胡辣汤料、烩面汤底料)由国内工厂批量生产,统一装箱运至仓库,再按需分发到各门店;新鲜蔬菜则采用“国内空运+本地采购”结合的方式,十香菜、香椿等国内特有品种从郑州空运至汉堡,存储在冷藏区,生菜、菠菜等常规蔬菜从德国本地农场采购,确保新鲜度。

为了验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团队在仓库投入使用前做了一次“压力测试”:从郑州采购10吨焦作山药、5吨开封花生、2吨胡辣汤料,通过海运发往汉堡,全程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