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豫菜春秋 > 第165章 获米其林一星:豫菜首获星,全球媒体报

第165章 获米其林一星:豫菜首获星,全球媒体报(2 / 2)

中午饭点,一位来自法国的美食评论家,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一桌子招牌菜。

当牡丹燕菜端上桌时,他惊叹于萝卜丝摆成的“牡丹”造型,拿出手机拍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随即竖起大拇指:“太神奇了!萝卜能做出这样的味道,鲜、香、嫩,层次太丰富了,不愧是米其林推荐的菜!”

服务员艾米丽笑着介绍:“这道菜的萝卜丝要切得细如发丝,还要用高汤慢炖八小时,才能有这样的口感。”评论家点点头:“中国厨师的技艺,太令人佩服了。”

国内的明远楼门店也跟着热闹起来。

郑州淮河路店、花园路店,每天都有食客询问“纽约店的菜和咱这儿的一样吗?”“能不能吃到米其林同款牡丹燕菜?”

王建业特意从纽约赶回来,组织国内门店的厨师进行“星标菜品复刻培训”,确保国内食客也能吃到和纽约店一样的味道。“牡丹燕菜的萝卜丝,必须切到0.1毫米细;胡辣汤的高汤,必须用老母鸡、筒骨慢炖八小时;香椿炒土鸡蛋,必须用河南空运的头茬香椿和散养土鸡蛋。”

王建业拿着菜品标准手册,逐条给厨师们讲解,“不能因为拿了星就放松,要让每一位食客都能感受到豫菜的专业水准。”

李明远则趁着这股热度,启动了“豫菜文化海外推广计划”。

他联合河南省文旅厅,在纽约举办了“豫菜文化周”活动,明远楼纽约体验店作为主场地,展示豫菜的食材、烹饪技艺和文化故事。

活动现场,王建业亲自演示牡丹燕菜的刀工,厨师们现场制作香椿拌豆腐、荠菜春卷,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和媒体记者。

陈静雅还带着“豫味菜谱手账本”,向大家介绍豫菜的“应季而食”文化:“春天吃香椿、荠菜,夏天吃荷香、莲子,秋天吃菊香、板栗,冬天吃暖锅、羊肉,这是中原人对自然的尊重,也是豫菜的灵魂。”

文化周期间,纽约市议员还特意来到现场,为明远楼颁发“文化传播贡献奖”,称赞明远楼“用美食搭建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不少外国餐饮从业者也来到现场,向王建业请教豫菜的烹饪技巧,有的甚至提出要合作,把豫菜引入自己的餐厅。

获奖一个月后,李明远、王建业、陈静雅团队站在纽约体验店的门口,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心里满是感慨。

李明远说:“这颗星不是终点,是起点。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豫菜,喜欢豫菜,让豫菜成为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王建业点点头:“下一步,我们要在伦敦、巴黎开分店,把豫菜的味道带到更多国家。还要培养更多豫菜厨师,让豫菜的技艺传承下去。”

陈静雅则笑着说:“我们还要出更多豫菜文创,把豫菜文化和故事,通过手账本、菜谱、纪录片,传递给更多人。”

夕阳西下,纽约的街头华灯初上,明远楼纽约体验店的招牌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店内,食客们品尝着豫菜,讨论着中原文化;店外,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被橱窗里的牡丹燕菜模型吸引。

这颗米其林一星,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豫菜的未来,也让中原饮食文化的种子,在海外的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